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下(90)
不过很快,他就不在意这些了,他发现每到一个茶馆酒楼,议论最多的就是王爷娶亲的事情,每个人都用一种隐晦的表情诉说着这门亲事,杨公公以为那是因为准王妃是个再嫁女的原因,还对王爷的眼光表示怀疑。
除此之外,聊的最多就是南越书馆与南越书院,无需多打听,杨公公就知道了这两个地方在哪。
他带着随从去了位于郡守府附近的书馆,一眼就看到了立在大门外的石碑,凑近一看,全是各家各户捐书的记录,他与随从嘀咕道:“还以为是王爷花钱买的书籍,原来是各家捐出来的,肯定是迫于王爷的淫威,否则谁家愿意将藏书献出来。
没想到王爷看着和气,居然也有雷霆手段,你瞧,南越这些贵族世家被管的服服帖帖,非但不敢与他争利,还得拿出家藏典籍给王爷做善事。”
他们进去走了一圈,也借了一本书看,然后被一个少年拦住了去路,那少年穿着打补丁的布衫,腼腆地问:“这位爷,您需要人读书或者抄书吗?”
杨公公愣了下,问:“你是书生?”
“只是能读能写而已,算不上书生,不过明年小生就能从学校毕业了,若有机会入南越书院读书,应该就能算上书生了。”
杨公公余光瞥见有人拿出两文钱让一名老书生读书,就知道这少年是做什么的了,他顿时有些鄙视,大燕以士为荣,学子们本该穿着体面端坐雅室,如这般为了两文钱而出卖学问的实在不雅。
“不必了,大爷我识字。”
少年面色如常,只说了句“叨扰了”就转向下一位客户。
杨公公在书馆里坐了半天,将这里头的规矩摸了个透,越发看不明白顺王建这书馆的用意,说是用来笼络民心的吧,又得罪了世族,得不偿失,说是为笼络学子书生的吧,又让低贱的贫民自由出入,甚至让学子给贱民读书抄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第二日,他又去了南越书院,书院已经初具模型,从外头就能看出是个极大的院子,有高高的围墙围着他看不到里面,他顺着围墙走了一圈,感慨道:“南越地广人稀就是好啊,如此大的面积在京城就是王公贵族也买不起。”
随从附和道:“您也说这里是南越了,哪能和京城比?”
站了会儿,杨公公看到一个老爷模样的人从大门出来,身后跟着一串人,他正对着大门指指点点,显然是这里的主事。
他问老七:“那位老爷是谁?”
老七只一眼就认出那人是寇家老太爷,犹豫了下,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告诉了杨公公。
“原来是他,这位老太爷瞧着身材健硕,精气十足,怎么他没当寇家军的将领反而让孙儿领军呢?”
这事全南越的百姓都知道,老七含含糊糊地回答:“老太爷年纪大了,没有寇将军年轻啊。”
杨公公想起朝廷里那些年过半百的老将军,对此不置可否,不过这是寇家的事,与他无关,与朝廷也无关。
“那他为何在这儿?”
“王爷让老太爷管着书院的建设,他应该也会是这书院的第一任山长。”
“嘿,这就奇了,一个武将世家的老爷子居然当起了文人,难怪他当不了将军。”杨公公自诩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脚步一转,朝着寇老太爷走去。
******
李煦在家也没闲着,一大早刘树就送来了几个好日子让他选,最近的一个是两个月后,其余的基本都在年底十二月,还有一个在明年三月。
他指着三月的那个日子问:“小刘,你把这个日子放进来是什么意思?”以刘树对他的了解,应该知道他不可能选个这么远的日期。
刘树赶紧解释道:“王爷,这是几位大师算出来的接下来两年内最好的一天了,大吉中的大吉啊,奴才实在舍不得划掉,就一起呈上来了。”
李煦指着最近的那个日子说:“就这个吧,十月是秋高气爽的日子,不冷不热,再好不过了,三月春雨绵绵,不喜欢。”
刘树连连点头,“您考虑的是,奴才这就安排人写请帖。”他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也没再劝。
刚转身,后头李煦把人叫住问:“那位……寇三娘子的预产期是哪天来着?”说是十月怀胎,但他知道女人生孩子其实是四十周,提前推后都有可能,如果刚好跟婚期撞了,他只好让“寇三娘”早产了。
“应该是九月下旬,如果从时间算,刚好出月子呢。”
李煦皱着眉头算日子,发现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满月的时候他上哪儿找个同样大小的婴儿给大家看?总不能借一个来吧?
“孩子能难产吗?”
刘树吓了一跳,差点维持不住面上的微笑,这是很不敬业的,他规劝道:“王爷,从长远利益来看,这个孩子还是有必要存在的,您要是不想随便找个婴儿替代,不如就将小白带出去。”
“小白都好几个月大了,任谁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刚满月的孩子。”
刘树咬着嘴唇反驳道:“您的新娘难道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不是个女子么?”骗都骗了,还差这个么?
李煦顿时有种挖了坑自己跳的忧伤,“你说的对,就当大家集体眼瞎了吧。”
很快,许多人家陆陆续续收到了王府的喜帖,喜帖做的极其精致,大红色的硬纸卡,上头印着金色的云纹和牡丹花,一朵模拟的红花下缀着流苏,是现代最烂大街的款式,也是最经典的。
喜帖上新婚夫妻只写着李煦的大名以及寇氏,并没有具体写出寇三娘的名讳,大家默契地以为是王爷不愿意写上,也可能是为了不让寇将军更伤心。
不管如何,接到帖子的人家都开始发愁该送什么贺礼,送的太好,怕刺了寇将军的眼,送的太差,怕配不上顺王的身份。
于是接下来的一阵子,全城的古玩铺子珍宝铺子生意极好,天天挤满了客人,而且大家到了店铺,免不了问一句:“你家打算送什么呀?……哎呀哎,这个好……哎哟喂,怎么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杨公公与李煦说了要留下来喝喜酒的事情,李煦自然答应,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喜事总是越多人参加越好的。不过迎亲那天得派人将杨公公支开一会儿,别让他看到新娘的面容,否则这个谎就瞒不住皇帝了。
李煦不怕日后皇帝发现真相,只要把亲事办了,仪式走完,寇骁就是名正言顺的顺王妃,谁也别想取代了他。
这天,张曜带着一份厚厚的折子来见李煦,人逢喜事精神爽,最近李煦总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张曜大着胆子打趣道:“提前祝贺王爷双喜临门,您这两份礼差点掏空了下官的家底。”
李煦随手拿起桌上的翡翠镇纸丢给他,“那这个赏你了,卖了换点钱吧。”
张曜急忙双手接住,抱着欣赏了片刻,“多谢王爷赏赐,不过您赏赐的宝贝,下官就是喝西北风也不敢卖,得留着当传家宝的。”
李煦笑骂道:“如果你用心做事,将来要什么赏赐没有?一个镇纸而已。”
张曜把东西收进怀里,将折子递上去,“那您瞧瞧下官这份策论写的如何,不足之处,还请王爷指点。”
李煦一边看一边问他几个问题,看得出来,张曜是详细斟酌过的,考虑的相当全面,从选人到用人到管理都考虑到了,甚至连最坏的结果也想到了,还有解决方案,是份非常完整的策划案。
李煦毫不吝啬地夸赞道:“你考虑的非常周到,这些都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
“下官不敢欺瞒殿下,这内容有些是纪大人帮忙提点的,也有一部分是吴进帮着出主意的,下官还有个请求,望王爷恩准。”
“你说。”
“下官想聘吴进做副手,这孩子努力上进,脑子也灵活,下官想放他出去历练几年,若能做出点成绩来,将来一定能做个好官。”
李煦对吴进也是满意的,只是他年纪小,他原本想让吴进跟着纪韩宇多学几年,他起点高,将来前程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