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解释。
周元:“小秋,木子,你说怎样才能帮到他们?”他觉得,家里不愁吃穿,还有那么多银两,他都想着应该能够帮着点,在纠结着怎么去帮。
这种事情可难倒周秋和周木子。
小柳提醒:“主君要想帮助他们,何不等主子回来,主子肯定有办法。”
对哦!
周元眼睛一亮。
周秋和周木子也赞同,找魏城肯定有办法。
周秋笑着对周元说:“现在可以好好吃饭了吧!”
周元直接道:“我吃饱了!”他不饿,眼里亮晶晶,想迫不及待去安排。
周秋和周木子:“........”
一碗饭,你就吃两三口就饱。
小柳:“.......”
主君,你可别吓我,要是让主子知道你就吃两三口,我会挨骂的,主子虽然随和,但要是罚起人,那压迫她顶不住。
周秋和周木子同时给人夹菜:“吃——”
然后,周秋和周木子押着人继续吃,小柳拍着胸口,放心了!
—
魏城下午回来,就接到小柳告知。
魏城沉声应了声便让小柳退下。
起居室的门没有关,壁炉火在烧,屋里烘得很暖,要是关上门,反而会闷热。
周元依旧坐卧榻上神情专注看着书本,没注意到魏城进来,魏城靠近他身边,直接凑到人面前,“看得这么入迷,我听小柳说,你今日没好好吃饭?”
周元看到眼前的人,惊喜道:“你回来了!”
魏城坐在他身边,抽出他手里书,漆黑眼眸盯着人,眼里带着笑意:“说吧,夫君等你解释,怎么没好好吃饭?是不是想继续喝药,嗯?”尾音低沉含意味深长。
“我有吃饭。”这点周元可要严明,他中午被周秋和周木两人联手夹菜下都吃得饱饱,“我就是想着来杂货铺看到的情形,午饭边吃边思考,我吃了两碗饭。”到现在没完全消化。
小柳都有告诉魏城,魏城是知道他吃了两碗饭。
周元兴奋问:“夫君,工作坊是不是还要人?”他可是找管家茂叔问的。
魏城:“嗯,是要请?”他要请人做糖果果脯,请的人倒不多,明年请的人才多。
周元眼睛亮亮的:“我问小柳,外面难民都是在家乡无法生存才离乡乞讨的,我们可以请他们到工作坊上工,他们不用在外面挨饿挨冻了。”
“这是个办法。”魏城点头,然后道:“那年长和小孩呢?他们可不能来工作坊上工。”
周元哑然。
魏城伸手搂着人:“我们可以在杂货铺外面搭棚施粥,给他们挡风挡雨地方填饱肚子。”
“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一来就解决了。
魏城道:“我最近要忙县内城店铺事宜,我安排人手帮你,这事情就交给你了。”
其实他早就想着要施粥,没空出闲,既然他媳妇想做,就让他去做。
“至于有合适人可以招入工作坊,我会让茂叔负责的。”
“好。”
—
郊区空旷地方,不少难民聚集于此。
难民白天会进去县城去乞讨,冬日难民多起来,官府就不允许太多难民进城,运气好时候能进去,运气不好就无法进去乞讨,郊区是有人家,但郊区里的人生活也不易,有恻忍心会给点吃食,给得了一人,给不了其他人,开始施舍着,后面难民多了,那些人为避免难民哄抢,就干脆不再施舍。
能讨到食物还不会挨饿,就是要挨冻,讨不到食物的就得一天挨饿挨冻。
夜晚难民都只能在郊区找个挡风地方落脚,夜里寒风入骨,冷的瑟瑟发抖也要咬紧牙关撑下去。
“母父,我饿……”
瘦小男孩,饥饿难忍着,眼睛渴望看着身边的哥儿,那哥儿神色难过把孩子抱进怀里,“忍忍,一觉睡醒,明天就有吃的。”
小男孩乖乖听话,冻的小脸通红,呐呐问:“母父,为什么奶奶要赶我们走,阿爹去哪了?我想他了。”要是有阿爹在,他和母父就不会挨饿,就不会被欺负。
哥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夫君是生是死都没见到尸体,他不愿听别人说,他不在了,哥儿抱紧儿子,眼里泪水倔强不肯落,轻声道:“我们就是出来找你爹,我们会找到的。”
旁边白发年迈老阿婆问:“你们怎么会出来乞讨,这是小汉子吧?”
她们都是共同在郊区乞讨,夜里就围着一起取暖,有共同依靠。
“阿婆,这是我儿子,我夫君去跑商,一直没回来,我们是被婆母赶出来的。”哥儿语气很平淡。
老阿婆显然愣住,好半会才道:“这是什么婆母,这大冷天把人赶出来,不是要命的,作孽啊!”
哥儿被冷风吹干瘪的脸,没有任何的埋怨,他轻轻扯了嘴角,想说什么便没多说。
他的婆母是他夫君后母,他夫君本来就被赶出来,两人成婚后日子过的平淡,有着温饱,本来好好的,他夫君跟同村人去跑商船,遇上大风浪就失踪了。
出去跑商船的汉子,有些人回来,有些汉子失踪,落在大海里,指不定凶多吉少。
他夫君后母就打着说他克夫名头,把家里房子给夺去,将他和儿子赶出来,他身上就只有数个铜钱,有村里人可怜他接济了几个铜钱,为了不被冻死饿死,他只能带着儿子离开家乡,一路跟着难民到了南山县城。
—
哐当哐当——
一阵敲锣声,郊区的难民从寒冷中醒来。
“前面施粥,可以排队领粥——”
没听错吧,有人施粥,赶紧过——
一个个难民顾不得吹一夜寒风身子骨僵硬,顾不得寒冷,拔腿就跑,冲到施粥地方,生怕晚一步就没有粥吃。
哥儿惊喜着,摇晃起怀里儿子,小男孩一听有粥喝,立刻醒来,牵着母父手迫不及待去领粥。
落后他们老阿婆杵着拐杖,一步步走的艰难,眼里都是急切,看着其他人从她身边经过,都跑去施粥地方,她心里更着急怕去晚了就没有。
老阿婆是孤寡老人,每年都来南山县城乞讨,南山县城施粥都是有限量,她喝过那么几次,那米粥都是水粥,可也是唯一支撑她熬过冬日不被饿死唯一吃食。
往年施粥都要迟些,今年更早。
有的填饱肚子,她没想太多。
哥儿母子和老阿婆是最熟悉,夜晚都是靠最一起取暖,哥儿见老阿婆走的艰难,拉着儿子返回去,“阿婆,我扶着你走。”
小男孩学他母父伸出瘦小的手扶着老阿婆:“奶奶,我也帮你。”
老阿婆浑浊眼里湿润,还是婉拒:“不用了,就在前面我能慢慢走过去,你和孩子赶紧跑过去,后面难民越来越多跑去排队,排在后头就没有了。”
哥儿还是没有放开扶着的手,他刚和儿子来陌生地方,还是老阿婆好心帮助他们,不然他带儿子更茫然,有时候老阿婆还帮他照看儿子,夜里他们还相互取暖,做人不能没良心。
小男孩见母父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他低头看着饿扁肚子,给自己打气,要是真吃不到,他就收紧肚皮好了。
老阿婆见惯白眼冷暖,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冬日暖意,她撑不过几年了,能在死之前遇到关怀就足够了。
要是领取不到粥,她怀里还是有十几个铜板原本留着实在没法乞讨到食物时候用,老家还有破落坍塌半边泥房子,都留给这对母子吧。
不同于其他难民急冲冲跑过去,他们就这样扶持走过去,这一切都落在魏城家下人眼里,他们出来敲锣喊难民去粥棚,茂管家交代要留意难民举动,开始不懂,现在明白了。
有些人的品性,从一个人行为观察就能看清楚。
比起一些难民,在跑的过程中碰撞到,还发生争执.......哪些人品性都能看清楚......
招入工作坊人都有合适的了。
“都给我排好队伍,一边一条队伍,汉子排左边,老者哥儿女的小孩排右边,一人一碗粥,不许插队,插队就给我离开——”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