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宋声初来肃昌的第一年,时间短,暂时还看不到什么变化特别大的地方。宋声想,再有一年,等粉条厂建起来正式运行,情况一定会好转的。
过了一会儿宋声和陆清也都起来了,难得睡个懒觉,他们起的相对晚一些。家里的其他下人早早就起来了,刘姑姑一早就去了集市买菜,宋乔和韩青他们则是帮忙在门口两侧各挂了一个红灯笼,瞧着就喜气洋洋的。
团团和圆圆闹着要贴对联,两个宝贝孙孙提出的要求,宋老三这个宠孩子的怎么可能不满足?
他让刘姑姑和了一团浓稠的浆糊,拿了一把小刷子就带着两个娃娃去贴对联了。
大年三十晚上,宋家一家子过的还算热闹。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宋老三和陆寻算是家中最年长的长辈了,再加上团团和圆圆两个娃娃,就更热闹了。
翻过年,初一是亲朋好友串门聊天的时间。宋声和陆清来此地也不过半年,陆清大部分时间又都在家里忙,结交了几个城里头的夫人,但并没有特别投缘的,所以初一也就没出门,在家待着。
如今依照宋声的地位,初一就算他们不出门,也有的是人往他们家来拜年。
李如成,赵游和崔海他们几个都来拜年了,还都是带着自家夫人和孩子一块来的。
还有城中一些得脸的商户,想要在这里好好做生意,当然要跟这里的官员打好关系。有不少生意场上的人都派人送来了年礼。
像是开首饰铺子的,还有绸缎铺子的,布庄,糕点铺子等等,基本上全都送了自家的东西过来。
这个年过完,陆清光是在家就收到了不少年礼,不过这些也都不是白收的,礼尚往来他也要给人家回礼的。
依照每家送来的东西贵重排序,陆清把这些登记在册,哪家送来了什么东西,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得回一样差不多的年礼回去,这叫礼尚往来。毕竟之前在经常呆过两三年,跟京城官员的夫人打过交道,在这方面他已经游刃有余了。
这方面宋声就不如陆清了,陆清对这里的门道门清,不出半天的时间就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宋声在旁边看着直点头,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还是夫人厉害,这些礼节上的东西做的十分周全。”
陆清朝他看了一眼说道:“在京城的时候跟着罗夫人学了很多,这方面罗夫人可厉害了,还好当时跟她学了不少,不然现在哪有这么快把事情安排好。”
“嗯,那这么说来还得好好谢谢罗夫人呢。等以后回京城了,咱们挑个日子上门看看她,到时候也拜访一下罗大人。”
虽然他们离开了京城,但京城里的奶茶铺子一直在经营着,里面的鲜奶一直都是依靠罗大人帮忙从牛场供应的,若是哪一天真的回京城了,可得上门好好拜访感谢一下他。
陆清把各家送来的年礼全都收到了家里的库房里,又全都让人按照规矩还了礼。整理东西的时候他还看到有人送来了几颗好大的珍珠,瞧着就很漂亮。
这东西一看就很贵重,他还特地问了相公,这东西能不能收。
宋声看了一眼,说道:“没事,收下吧。咱们给他回个差不多的年礼。这珠子好看,回头找匠人打孔,可以做个珍珠手串,你戴上肯定好看。”
陆清摇摇头,“这东西在手腕上硌得慌,还是算了,先收起来吧,没准以后就能用得上了。”
宋声看着收到的年礼,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怪不得身居高位的人容易被金钱动摇初心,她如今只是一个贫穷地方的知府,过个年就能收到这么多东西。还有人直接送黄金的,不过他直接拒绝了,直接送钱这不就是变相的贿赂吗?
宋声一家子在这边没什么亲戚,过完年也不需要走亲戚了,只是时不时的有人来家里给他拜年,带的东西太过贵重他一概不收,只说是心意到了便可。
这个举动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周围的百姓纷纷说新任的年轻知府是个清廉的好官,他这清廉的名声不知道怎么开始慢慢的往外传了。
一过十五,宋声就把盖粉条厂的事提上了日程。
买砖料之类的不需要他操心,附近就有砖厂,只要出钱,说买多少块砖,对方直接就能把砖拉来。
不得不说身居高位办事就是方便,他只是下个命令,底下就有很多人为他办事,效率也奇高。
一月刚过,所需要的材料就买齐了,接下来就是招工了。
宋声没有让下面的人去招工,而是直接让人在城里面的公告栏上都贴了告示,招募泥瓦匠。
一般干泥瓦匠的都是村里面的百姓,厂里头的也有,但是不多。
宋声想要缩短工期,就要大量招募工人。十个人同时干活跟二十个人同时干活效率自然不一样,反正现在不缺钱,赶紧把厂子建出来才是最紧要的。
招募泥瓦匠的告示一贴,尤其是城西集市里的人,都燥了起来。
这是城西最破落的一个集市,也是当初魏五郎在哪里摆摊的地方。这里每天都会有人举着牌子等着招工,活不好找,谁家盖房子需要人手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挑人。
城里出来买菜的人路过这里给他们提了个醒:“你们去城里看看,府衙张贴了告示,说是要招泥瓦匠去干活。你们这里面有会干泥瓦匠的吗?会的话赶紧去吧,去晚了就没名额了。”
这些人一听官府在招人干活,先是惊讶,惊讶过后赶紧跑去确认情况。
一到府衙门口就看见已经有好些人在那里围着了,人群中有人小心翼翼的问道:“官府招人?有工钱吗?该不会是今年的徭役吧?”
“当然有工钱啊!你没看告示吗?一天三十文,中午还管饭!哪门子的徭役有这么好的待遇!”
这话一说,前来围观的人内心蠢蠢欲动,纷纷举着手说我要报名。
不过一天的时间,干活的人就招满了。
被选上的人脸上十分惊喜,刚过完年活不好找,没想到还碰上了个大的,给官府干活竟然还有钱拿,看来他们这个知府大人还真是个好官呢!
人手找好了,接下来就是开工了。这些人身材壮硕 ,基本上都是家传的泥瓦匠,宋声让原先一块跟着画图纸的工匠跟他们说了要怎么建,才让他们开始动工。
不过因为天气还冷着,只能等到太阳出来,土地开化的时候才能干活,不然土地被冻的僵硬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挖。
到了春三月的时候,粉条厂的大概框架已经建出来了。剩下的一些细节正在让下面的人抓紧时间完善,宋声又让人贴了一则告示,全城收购番薯,价格涨到了两分钱一斤。
建粉条厂的消息关注的老百姓并不多,但收购番薯的消息一出来,尤其是两分钱一斤的收购价格,这让很多老百姓都兴奋了起来。
家中最不缺的就是番薯了,每年都吃不完还浪费。而且这东西还涨价了,原先卖都卖不出去,现在两文钱一斤,可真是太好了!
官府一张贴告示,魏五郎这边收购番薯的价格也往上升了。只是这么一来,就不是他独家收购了,附近肯定也会有别的人跟他动一样的心思,下乡大量收购之后再贩到城里来卖。
宋声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还是很欣赏魏五郎这个人的,他脑子转的快,算数算的也好,所以宋声直接把他叫来了府城,让他负责官府这边对番薯的统一收购,按照收购的量给他算钱。
而他家中的几个哥哥则是继续到乡下收番薯,按照一斤一文的价格收,他们跑远一点收,再放到城里来卖,能赚一文的差价。
毕竟这年头山路不好走,再加上路不好,不是谁家都能买得起牛车,所以导致运输困难,很多人想把番薯卖到府城本身就是一个困难的事情。
有魏五郎在府城里负责总的番薯收购,他的几个哥哥到乡底下收购番薯再翻腾到城里来卖也更方便一些。
城西的一家破落宅子内,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正在院子里蹲着洗衣服,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飞奔回家,猛地推开院门嘴里不停的喊道:“阿奶!阿奶!我听说知府大人的粉条厂要建成了!外面的人都在说到时候粉条厂会招工,还会给工钱!”
上一篇: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上
下一篇:嫁给豪门植物人大佬后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