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21)
修建行宫那么大的工程,如果真的因小失大用错了建材,皇帝心里要多呕气?
而且皇帝会觉得当初被韩玉深三言两语蒙骗了,有损英明,简直天颜受辱。
哪怕这案子最轻,判定韩老爷只是失察,皇帝事后也会找机会整死他,甚至整死他全家。
而事实上,这第二个罪名也只是“听说”。
这个言官不知从哪找来一群假专家,强行说木材防潮性略胜一筹,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
这么大的差别,当初换建材时,肯定有专门官员多方调查确认过,不可能现在突然出现这种致命的区别。
这两项罪名全都是捕风捉影,可朝廷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本就拥有风闻言事的权力。
王法明确规定,他们“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简直是强盗逻辑。
“小白?”周浩见韩皎面无血色,忙伸手扶住他,劝道:“这两项罪名并无实证,且从前都有定论,想必刑部不会为难你父亲,不过是走过场,你不必过分担忧。”
韩皎心如刀绞,这样的案子,还不是谁的拳头硬,谁有决定权?
那个言官的幕后主使者,是李阁老,而韩皎的父亲背后并无靠山,结果已经不需要猜了。
周浩涉世不深,不清楚韩老爷被弹劾的真实原因,当然以为案子还会有天理公道证据说了算,韩皎却知道,这案子怕是回天乏术了。
人心如此脆弱,周浩见韩皎一个趔趄险些跌坐在地,忙扶着他回到直庐,递茶扇风,半晌没见好转,赶忙去向掌院学士告假,将韩皎送回府邸了。
出了宫门,韩皎渐渐缓过劲来,被周浩扶上周家马车时依旧脸色苍白,却打起精神恢复镇定。
韩皎知道自己现在这副模样,决不能让母亲看见,便请车夫把自己送去长茗巷的一家茶馆暂歇。
独自在茶馆雅间枯坐许久,韩皎想遍了所有反击的可能,最终却只有一条路可行——
提前投奔燕王。
事实上,就算证实韩老爷是因为杀良冒功案遭受谋害,燕王也未必肯花大力气,救一个马前卒,因为这两项罪名实在太棘手,可能会得罪皇帝。
想要救父亲,韩皎必须让燕王觉得,他的才干值这个价。
作者有话要说:
小白:我太难了我还是个宝宝!
第17章
别无选择的境地,反而使韩皎心情平复,他放下茶钱,起身回家,为拜访燕王做准备。
韩邸院门紧锁,家中没人。
娘该是带着弟弟去姨母家借钱了,这让韩皎心里一阵不自在。
不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娘在亲戚姊妹面前总是最要面子的,没想到会有主动向姨母伸手求救的一天。
开了门,穿过前院,径直踏入书房,韩皎磨墨铺纸,把胸中各种说服燕王的方法一一写出来,反复斟酌修改。
燕王不会给他这么一个无名之辈说太多废话的时间,如何才能一鸣惊人,戳中燕王痛处,反客为主?
对于燕王,韩皎知道他未来会遇到哪些灾难,有办法给他提出最安全稳妥的解决方案。
然而,这些建议都需要时间和实践,去证明其效用,而现在,韩皎最缺的就是时间。
父亲说不准哪一日就会被定罪,根本不可能等待燕王检验他的“未卜先知”。
只能帮燕王解决眼前较大的危机,而且要立竿见影,才能博取燕王的信任。
而燕王眼前最大的危机,无疑就是杀良冒功案。
绕来绕去,韩皎居然要跟原著中这场无解的灾难死磕。
在书房一坐就坐到了后晌,没吃午饭,也丝毫不觉饥饿。
娘亲带着弟弟回来,韩皎都没察觉,直到弟弟无忧无虑的笑声从院子里传来,他才赶忙起身走出书房。
“阿皎?你怎么这么早回来?”韩太太因担忧而蜡黄的脸色更加难看,生怕儿子的仕途也因此被耽搁了。
“我告了一日假。”韩皎迎上前,急切地看着母亲:“娘,怎么样?”
韩太太把小儿子放下地,拉着韩皎匆匆进屋,颤着手,把怀里的银票拿出来。
六百两。
“你姨丈说他刚囤了一批货,全部家当就这些了。”韩太太神色抱歉。
这当然是托辞,但这笔钱也着实不少了。
“足够了。”韩皎坚定道。
一来安母亲的心,二来已经决定只攻燕王一条路,这位主子,不需要用钱孝敬,无非是打点门房管家,需要些银两,甚至未必花得了这么多。
事不宜迟,韩皎揣上银子就出门,直奔燕王府。
到了王府巷子尽头,远远看着王府门前两列守门侍卫,韩皎驻足凝望,神游天外。
这分秒必争的危急关头,不是他临阵怯场,而是尚未想出办法说服燕王帮忙,他不能冒进。
心里火烧火燎,与其待在家中枯坐思索,不如站在此地,盯准目标,或许还能激发出奇谋计策。
究竟能为燕王做些什么?
对于原著中,这个不是在斗奸臣斗兄弟就是在撩妹的男主,韩皎其实并没有深究过其性格特质。
看书时,韩皎直接把自己当成了燕王。
他对这男主唯一一点想法,就是希望他不要再用抠脚的直男撩妹手法,制造尴尬回忆了。
说起撩妹,原著中的燕王是个双重标准的猪蹄子,对挡路的男性炮灰,一律都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对待女性炮灰,寻常的,是“毒妇误国杀无赦”,对美女,却是“这个姑娘好可怜”。
以韩皎的颜值,要是男扮女装,没准能换得燕王多几分耐心,听他讲完话。
这个可悲的想法让韩皎暗自苦笑,已经黔驴技穷到这个地步了吗?
好歹也是来自未来的顶尖学霸,哪怕不知道原著剧情,他也没理由如此自暴自弃。
除了了解原著剧情,他还有什么优势?
他有过很多对未来的想法,根据社会综合调查,局部试行经济改革,整饬吏治,摊丁入亩,设法减缓土地兼并……
可此时此刻,自认为宰辅之才的信心,快被凉水扑灭了,韩皎竟想不出一个能够立竿见影展现才干的办法。
实际上,他是个理科生,主修的专业,在缺乏基础科研设施的古代,根本毫无施展可能。
十多年寒窗苦读,如今能派得上用场的,却都是选修专业,习惯跟数据逻辑打交道的韩皎,第一次觉得自己百无一用。
数据?
这个韩皎最熟悉的词,忽然在脑中四处冲撞。
有个未成形的想法,似乎在拼命破壳而出。
*
夕阳快要落山时,燕王府门前的守门侍卫忽见一个素衣少年,昂首阔步地走来。
少年俊秀的脸庞十分苍白,似乎有疲惫之态,一双水亮的桃花眸子却透着一股志在必得的笑意。
“呛”地一声长戟相击声,侍卫相交的兵器挡住了来人去路。
侍卫问:“阁下何人?有何贵干?”
“在下翰林院庶吉士韩皎,求见燕王。”
侍卫面无表情地询问:“阁下请出示邀贴。”
韩皎没有回答,从袖笼中取出早备好的几锭银子,双手奉上:“劳烦兄台替韩某通报一声。”
侍卫毫无犹豫,推开韩皎的手,厉声呵斥:“此乃燕王府,闲杂人等速速离开!”
韩皎一愣,没想到燕王府居然直接拒客。
他好歹是翰林院官员,王爷的侍讲也是从宫里翰林院来到王府授课的,照理,王府不会拒绝翰林院的官员求见。
这侍卫是不是把他当成想混脸熟的闲人了?毕竟自己年纪尚小,不像官场里的人。
韩皎脸色一沉,威胁道:“在下任职翰林院,有要务与燕王相商,烦请兄台禀报,以免耽误殿下大事。”
侍卫冷声警告:“你就算是各部部堂大人,也得出示邀贴。切勿胡搅蛮缠,否则大刑伺候。”
韩皎满心激动被浇灭,万没想到会在王府门口吃瘪,缓和语气请求道:“能请管事太监出来说话吗?韩某真的有急情禀报,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