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会员的利益着想,商会需要建立一个互相监督举报机制,谁若是举报走私,那举报者可以获得走私者所有的瓷器,走私者也将会被踢出瓷器商会。”
韩正泰建立的情报系统现在已经逐渐完善,但是韩正泰也还是做了二重保险,在瓷器商会内部建立一个监察制度。
一来可以让瓷器商会内部的保密机制更加完善,防止消息泄露出去。
二来则是让瓷器商会的内部会员之间没那么团结,韩正泰也能够更好地控制住瓷器商会。
韩正泰招手,让人将准备提前准备好的商会入会书发给了在座的每一位。
“这份入会书大家带去好好看看,若是能够同意里面条约,那就签字按手印加入商会。”
韩正泰原本还准备给他们几天时间回去好好考虑考虑。
结果这些人心急,只粗略翻看了一遍入会书,就直接在合同上签字画押,直接入会了。
其实倒也可以理解这些人的心情。
如今瓷器市场价格不断下跌,继续耽误下去,他们担心就算韩正泰入场,也没办法将瓷器市场给救回来了。
他们现在哪里还敢花时间回去考虑了。
韩正泰倒也没有在意这些小细节,收了入会书,便让韩忠带着人开始行动了。
有韩家银行出手抄底干预,原本热度不断下滑的瓷器市场,很快就变得火热了起来。
瓷器价格进入一个短暂的低谷之后,很快就节节攀升了。
只是相比较之前的暴涨,如今的瓷器价格上涨幅度缓慢了许多。
对于之前瓷器市场发生的小插曲,不知情的人们并没有放在心上。
股市的股票也是有涨有跌,春节出售瓷器的人多了,瓷器价格下跌一阵也是很正常的。
稳定了瓷器市场之后,韩正泰便派人开始往周边各个国家开始输送瓷器了。
南边暂且先不考虑,等韩正泰将岭南道里面的那些小部落解决了,再考虑通商的事情。
现如今,韩正泰主要是将目光放在吐蕃,匈奴,大食,高丽等北边的几位邻居身上。
瓷器的事情韩正泰交给了韩忠负责,他则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接下来的朝堂改革上。
韩正泰这次的改革,相比较以往的小动作,这次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首先是国家部门机关。
设立了政府部门,公检法系统。
政府部门下面划分了农业部,商业部,工业部,税务局等部门。
以往的政府都是一刀切,一县之内所有的事物都交给县衙负责。
这样会给县衙很大的压力,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处理。
韩正泰将职权划分清楚,各个部门分配专业人员,一来能够更好地处理事物,同时也能够做到职责明确。
就比如这农业部,就专门管理农业,中央管理地方,地方农业部专门负责当地的农业,层层下来,能够有效的将中央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能够很快就找出负责人。
公检法系统从政府中独立出来。
公安部专门负责公共安全,主要是维持治安,交通等社会治安问题。
法院负责审判,而检察院则是检察权,防止公权力滥用。
与此同时韩正泰也进行了科举改革,废除察举制,采用科举制,以考试的形式聘用官员。
这也是目前所采用的方式,等到将来教育普及了,还会设立高考,大学,以及公务员考试。
现如今大梁小学义务教育才普及了没几年,暂时也只能够采用科举制度来聘用官员了。
这一系列改革,可以说是大梁官场内部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放在以往,跳出来反对的肯定不在少数。
但是这一次,朝堂上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尽管有损自身利益,但是大朝会上愣是没人反对这些提议。
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是寒门还是世族,和韩正泰基本上都有利益牵扯。
寒门中许多人都和韩正泰在新城等城市合谋做买卖,韩正泰是他们的合伙人,他们又怎么会反对呢?
至于世族,更别提了,家族命脉都被韩正泰捏在手里,他们乖乖听话还来不及,哪里敢反对。
在大趋势都同意改革的情况下,就算有几个反对的,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
第七百章 见面
韩正泰在正式实施改革前,李弘才给出了韩正泰明确的答复,他愿意当一个名誉皇帝。
“殿下,这件事情一旦落实到了宪法之中,可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韩正泰提醒李弘才。
“太傅,孤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孤对这深宫大院很厌恶,不愿意一辈子都被困在里面,当一个名誉皇帝,既能够享受尊荣,又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才是孤所向往的。”李弘才认真答道。
韩正泰见李弘才都这么说了,知道他是认真的,这才将这件事情盖棺定论,确定下来。
改革顺利地实行,虽然这对于国家是一次大变动。
皇室、政府、百姓都被牵扯其中。
但是无论是皇室、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对于这次改革的反应都很平淡。
原因很简单,这次改革的发起人是韩正泰。
皇室宗亲本就没什么实权,就是一部分掌握了实权,那也是过的胆战心惊,就怕哪一天皇帝看他们不顺眼,将他们给砍了。
韩正泰对皇室的改革,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平常能够享受国家财政的供养,等到成人,有志气的可以选择退去宗亲身份不再享受特权,参加科举考试,也能入朝为官一展抱负。
没有志气,那就继续做一名被国家养着的米虫。
宗亲们进退都有选择,他们有什么好不同意的。
官员们支持韩正泰的原因有些复杂,但大都也都逃脱不掉利益两个字。
有追随韩正泰,想要在朝堂上一展抱负的,韩正泰的改革对这些人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好机遇。
有利益和韩正泰捆绑在一起的,纵然对改革心有异议,他们也只能够硬着头皮跟韩正泰一块干了。
百姓们就比较简单了,他们会支持改革,完全是出于对韩正泰的信任。
韩正泰的口碑和信誉不是一朝一夕就促成的,而是经过长年累月用各种真金白银养成的。
大家对韩正泰有着一种非常盲目的信任和推崇。
甚至,对于百姓们而言,大梁可以没有皇室,但是绝对不能没有韩家,可以没有皇帝,但是不能没有韩正泰。
因而对于韩正泰的改革,全国上下的态度出奇一致,全都支持韩正泰决定。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国民都一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也很难不成功。
改革最开始是对皇室的改革,宪法确定了皇室的特殊地位。
感恩李家开创了大梁的功绩,所以国家会供养皇室,给皇室特殊地位。
而李弘才会成为第一任登基的名誉皇帝。
此时,国民上下,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深宫之中还有一位皇帝。
韩正泰在李弘才正式登基之前,到乾清宫去见了李元民。
李元民的乾清宫,比他当权时要富丽奢华许多,吃穿用度都是顶级的。
虽然囚禁了李元民,但是韩正泰并没有虐待他,对他还是很好的。
“韩正泰,朕的双婿,你终于来了。”
李元民看着走进来的韩正泰,讥讽意味十足地说道。
李元民又不是傻子,三年之期早已过去,但是他依旧出不去这乾清宫,怎么可能会不清楚自己被囚禁了。
事实上,早在生病第二年,李元民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首先,暗部那边老玄武再也没有了消息,每次来禀报他的都是影十三这个年轻后备。
其次,房龚爱等首辅大臣也不曾进来见过他。
最重要的是,看守皇宫的禁军被换了人,这些人不是李元民熟悉的人,而是陈元亮的心腹手下。
李元民连乾清宫的大门都出不去,也见不到外面的人,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被囚禁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