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四十八章 -不肯承认心动
“朕觉得……很美。”
赵胤注视着贺兰之的墨目,缓缓地说道。
在将话语说出口的那一瞬间,赵胤都分不清自己在称赞的究竟是眼前的景还是面前的人。
或许二者兼有之。
更或许偏向于后者。
在脱口而出这句话后,赵胤的心跳便抑制不住地飞快跳动着。他从不知道自己的心率会达到如此高的频度,更不知道原来心脏被一个人的一颦一笑而牵动会是这种奇异的感受。
不过赵胤很快便反应过来,这种莫名其妙的心悸不应该是他会产生的感觉。
他深知自己对于断袖之癖是有多么厌恶,绝不可能会对贺兰之产生心动之情。
更何况,这个贺兰之还是令赵胤深恶痛绝的佞臣。
尽管最近几个月自赵胤对贺兰之的印象稍有好转,但贺兰丞相作为一个对皇位的巨大威胁,还是无法让这位年幼的皇帝放下戒心。
这么一个令他处死都赶之不及的人,怎么会让自己心动呢?
兴许是因为被最近繁重的事务忙晕了头,才会让他对面前这位萌发了这种奇怪的悸动。
赵胤闭上眼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甩开脑内那些对贺兰之不该有的念头,强迫着自己镇静下来。
“陛下累了?”
贺兰之带有许些担忧的温润嗓音传来,不经意间又撩拨起赵胤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的心弦,令他的心绪更乱了几分。
“朕的确是有些乏了。”赵胤深吸一口气,“回宫吧。”
贺兰之也看出赵胤面上的疲倦之色,没有再说什么废话。毕竟在处理了这么多国事又疯玩了一个晚上后,赵胤作为一个孩子,体力早已达到极限了。
“陛下能否允许微臣逾矩,让微臣抱您回马车?”
贺兰之也是出于体贴才如此提议道,却不想回答他的是小皇帝暴跳如雷的四个字:
“朕!不!允!许!”
贺兰之一瞬间傻了眼,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戳中哪个点会让小皇帝突然炸毛……按理来说他压根没招惹小正太啊……前几分钟还看烟火笑得很开心,结果这会子就莫名翻脸了……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跟着这么个性格阴晴不定的小皇帝真让人心累。
“朕自嶼、汐、團、隊、獨、家。己会走,不用相父抱朕!”小皇帝怒气冲冲地瞪了他一眼,对视上贺兰之的墨目后却又不禁红了面颊,只好羞恼着挪开视线,小声嘟囔道,“朕都十多岁的人了,还让相父抱着在大街上走,成何体统!”
贺兰之听到这话,只好无奈地连连点头应下,“好好好,陛下自己走。”
赵胤颇为恼怒地睨了贺兰之一眼,甩袖顺着高台的楼阶大步离去,任由着被他落下的贺兰之得一路小跑着才能追上他。
当然赵胤也没有做得太绝情。等贺兰之与他都坐上马车后,他还是先吩咐太监让车夫先送贺兰之回府,再反方向绕回皇宫去。
听到赵胤如此吩咐,贺兰之摆了摆手回绝道:“微臣怎么好意思?自然是送陛下先回宫要紧。”
“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相父不必过意不去,再者相父也陪朕逛了许久的庙会,朕想你也累了,还是不用特意送朕一程再赶回相府了。”
“微臣多谢陛下。”
既然小皇帝送他一程的想法十分坚定,贺兰之便不驳了他,顺着赵胤的心思应了下来。
待到车舆缓缓停在丞相府门前后,贺兰之向小皇帝道别后就下了马车,却不料候在大门外的除了值班的守卫,还有披着一身从天洒下银色月光的苏诺。
贺兰之瞪大眼睛,“你怎么在这儿?”
“属下在等着大人,”苏诺浅浅一笑,“欢迎回来,贺兰大人。”
“啧。”坐在马车中撩起帘子看到这一幕的赵胤忍不住咂舌,“肉麻。”
贺兰之也蹙起眉轻声责备了苏诺几句,随后便催促着苏诺同他一同快点回到府里,烘暖炉去除这等了一个晚上敛来的寒气。
直至贺兰之的身影逐渐从视线中消失,赵胤才搁下帘子,“回宫。”
第四十九章 -恢复冷静
回宫之后,赵胤便发现元宵节的那场庙会彻底在自己心中留下了烙印。
因为在接下来的许多日子里,赵胤的脑海中都会时不时地浮现出贺兰之那张墨目含笑的俊美面容。
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挥之不散了。
在之后半个月内,但凡是他无意中瞥见笑意盈盈的贺兰之,心头就会不受控制地躁动起来。
说实话,这种躁动让他感到烦心得很。每当出现这种感觉时,他都不得不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这种莫名其妙的心悸都是错觉。
还好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否则再这么下去,赵胤真的要差点崩溃地承认自己喜欢上相父了。
正月十六是诸位朝臣开始恢复上朝的第一日。恢弘大气的金銮殿内,以贺兰丞相为首的文武百官都整齐地排成两班,纷纷向年幼的陛下恭贺新春快乐之类的吉言。
大臣们的奏本比往年满篇马屁的奉承正常多了,报上的都是一些最近的民生状况,大体上百姓们都安居乐业,过年过得挺舒坦,唯独需要稍加烦心得就是春节这些日子里的治安还需加强。
“众卿对于年关治安一事,可有什么建议吗?”赵胤问道。
有一位姓孙的大臣出列道:“臣认为可以在明年多派一些捕头捕快巡街以保障治安,那些小偷小贼看见了捕头捕快,自然也不敢放肆盗窃了。”
“臣认为虽然孙大人的意见固然虽好,但也有不妥之处,”另一位臣子出列道,“这捕头捕快也是要过年的,老让人家出来巡街,人家心里头肯定也不好受。所以微臣认为,还是多多让百姓们注意防盗防窃,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胤点了点头,认同应该加强一些这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这个意见。
看着同期入朝的大臣获得皇上的首肯,右班一位年轻臣子也捧着奏本道:“皇上,臣认为年关时期不仅要注意治安,更得让百姓们注意明火才行。过年时走水的情况总比平日里多了不少,大部分还是烟花炮竹惹的祸。臣认为这方面也可以多让百姓们注意。”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有异议……”
底下响起熙熙攘攘或赞成或反对的声音,赵胤听着深感欣慰。
他已经好久没见过这样活跃的朝堂气氛了,今年的第一场早朝,似乎渐渐恢复了以往他当太子时在金銮殿听政之貌。
这无疑是个好兆头。
赵胤观察了一下这些谏言的臣子,大部分都是皇帝一派的人,不过出乎意料之外的,还有一些丞相派的官员。
这些朝臣的面孔在赵胤脑海里没有太深的印象,虽然一直都在早朝上露面,但似乎从来没上表进谏过。说得难听些,就好像是天天来上朝就为了混点俸禄。
像今天这样的情况,贺兰之的人会在朝堂上说出这些建设性的意见,难得极了。
赵胤突然发觉这些人的态度转变似乎与半年前贺兰之大病一场有很大关系。由于那场病变,贺兰之的气场从阴郁沉闷开始变得柔和温润,下面的人看到贺兰之的变化,才开始变得慢慢敢说了。
赵胤看着这些朝臣,默默地记下这批人名字。待到下了朝后,他便派人去查了这些臣子,从下面呈上来的报告中,赵胤十分巧合地发觉他们皆是一些没落的贵族。
“为什么这些人的家族无一幸免地都没落了?”赵胤枕着下颚问道。
“这些臣子在初出茅庐时,都曾经看不惯贺兰丞相的猖狂行径,所以就心直口快地给丞相提了许些意见。可没想到因此被贺兰丞相记恨上了,受到了贺兰派人明里暗里的打击排挤,于是便慢慢地没落下来了。”
赵胤闻言了然,将手中的一叠报告丢回龙案上,“朕知道了,这些东西烧了吧,别被他人看见。”
上一篇: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