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10)
大臣们想不出来,赵匡胤说,莫如“养兵”。
宋以前的封建王朝,职业兵并不占军队的大多数。
朝廷并不养兵,而是藏兵于民,由基层政府组织定期选调辖区内的强壮男子进行军事训练,到了战时,国家现组织军队,这些强壮男子就可以自带家产武器去投军——当然,投军是义务,你不投,那就杀头——战争结束,这些强壮男子就可以返回家乡。
而宋太.祖赵匡胤认为,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对他的统治的一种极大威胁。
赵匡胤出身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军阀混战,豪强林立,军队动不动就哗变,自己推举皇帝,地方动不动就造反,自己立自己为皇帝。
赵匡胤想在五代十国的尾巴上确立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刹住社会上的这种野蛮之风。
他认为,五代十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割据势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军队的地缘性太强,军队对于地方的依赖性太强。
军队出于地方人民,由地方人民供养,那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只要守好这一块基本盘就好了,什么中央,什么皇帝,和我没有关系。
地方上的民众和官府也认为,这军队是我养的,就是属于我的,你皇帝想要调动,没门。
于是军队一个不高兴就要造皇帝的反,带着整个地方上的官府人民自立一国。民众和官府一个不高兴也要造皇帝的反,带着军队自立山头,形成一方割据势力。
要终止这种乱象,就只能切断军队与地方上的联系,让军队直属中央朝廷。
所以赵匡胤创造性地设立了养兵之法,所有军队都由皇帝出钱养,养你一辈子,不许退役,不许回家,老了死了都得在军队里呆着。还要隔三五年一换防,把一个地方的军队全部换到另一个地方上去,防止军队和地方产生依赖。
而军队也不只限于招募壮丁了,什么人都可以加入军队吃皇粮。
今年某地闹灾荒民众流离失所了?来加入军队吧!明年某人家里破产没有田地吃不上饭了,来加入军队吧!后年某人犯了罪要下狱了,来加入军队吧!
大家都吃上皇粮了,也就没有人再造皇帝的反了,皇帝悠哉游哉,皇位稳固。
所以最后宋朝还真不是因为本土民众造反而灭亡的——它是被外族南下灭亡的。
而这就造成了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军队的老弱病残率上升,军费上升,军队纪律形同虚设,战斗力直线下降。
因为宋朝军队不许退役,老了残了都得在军队里呆着,所以军队里的老弱无战斗力人士非常多。
这些人自己不能战斗,还要拖青壮年的后腿,导致整个军队都失去战斗力。
而招募进了太多游手好闲的流民,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导致整个军队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宋朝的军队,像商业区,像居民区,像红灯区,唯独不像军队。
寇准也是出将入相过的人,军队里这种乱像,他比刘娥更清楚。
前些年澶渊之盟那时候,太.祖皇帝余威尚在,寇准在禁军里挑挑拣拣,勉强还是凑出来了一支像模像样的把式兵来,拾掇拾掇,再把皇帝骗上前线,勉强能和契丹不分胜负这样子。
如今嘛……
别提了。
刘娥还以为把钱凑够了就能打得契丹跪地求饶呢,做什么春秋大梦。
寇准抓了抓自己的脑袋,头发又掉了几根。
唉,难啊。
赵受益在东宫里一边写寇准给他留的家庭作业,一边推测寇准和刘娥此时的心理。
刘娥肯定在发愁钱的事情。
如今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今年的赋税还没收上来,国库里根本就没那么多的钱。
但钱的事情其实不算什么大事情——刘娥是太后,背靠皇权,想要些钱解燃眉之急还是不难。
端看刘娥能不能舍下这个脸。
赵受益觉得刘娥能,就算刘娥不能,形势也会逼得她能。
汴梁,扬州,金陵,苏杭,每座城里都有那么多的豪商巨贾,他们家里有那么多的钱,难道不愿意毁家纾难,舍小家为大家吗?
就算他们不愿意,刘娥也会尽力劝说,想必他们就愿意了。
钱的事情,暂时还不算大事情。
但寇准那边就有点难办了。
赵受益觉得,寇准肯定在为军队战斗力的事情发愁。
敌人都集结完毕不日南下了,我方军队居然不能作战,各地也筹集不出军队所需要的粮草,擎等着被人一锅端呢?
赵受益想,是给寇准造几门火炮把契丹人吓跑呢,还是教寇准发动人民群众坚壁清野,让契丹人陷入人民群众斗争的汪洋大海呢?
他权衡了一下利弊,决定还是选择第二条路。
毕竟火炮不是那么好造的,而人民群众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
但怎么让寇准开窍倒是个问题……
思来想去,他还是选了一个最玄乎的方法。
毕竟这里又不是正史,而是狸猫换太子的世界,狸猫换太子里有个包青天,传闻是文曲星君降世,日审阳夜断阴,充满了玄幻色彩。这个世界既然已经这么玄幻了,其中的居民对各种神秘力量自然也都很笃信。
所以赵受益决定给寇准托梦。
其实说托梦也不准确,毕竟他没什么神仙手段。
他准备给寇准下一点轻微致幻的药物,让他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再给他搭台子演上一出玄之又玄的情景剧,让他以为自己是受了仙人点拨就好。
至于这个重任该交给谁……
赵受益的目光落在了刘恩身上。
完美ai,能者多劳吧!
寇准已经三天没睡好觉了。
这一天,他饮了安神的药汤睡下,恍恍惚惚,听见一阵悠扬飘渺的仙乐。
他向乐声传来的方向走去,转过亭台楼阁,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
老头坐在一棵大柳树下,手里拿着几颗光滑圆润的石子抛着玩耍。
寇准走过去,依凡间礼节施了一礼:“敢问老丈人,小子这是到了何方宝地?”
老头嘻嘻地笑着,拿着石子跟他比划。寇准伸手来拿,老头偏不给他。
寇准便去强抢,仓促之间,抢了四个在手。
老头哈哈大笑:“赵宋一朝,四代亡矣!”
寇准如遭雷击,“啊呀”一声,守夜的丫鬟忙上前来:“相爷,怎么夜惊了?”
寇准忙推开她们,跌跌撞撞向门外跑去,左冲右撞,竟然跑到了一颗大柳树下。
柳树下,静静地躺着四枚鹅卵石。
寇准眼前一阵天旋地转,忽然回首,又看见了那个老头。
老头指着他哈哈大笑,寇准忙上前跪拜:“还请仙长慈悲,救我大宋黎民于水火吧!”
赵宋一朝,从□□开国,到今上已是四代。
四代而亡,不就是倏忽亡国吗?
寇准悲从中来。
他寇准,难道就要做亡国之臣了吗!
老头摇摇头:“误矣,误矣!”
寇准膝行上前:“求仙长指教!求仙长指教!”
老头摇了摇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寇准哀哀祈求:“神州陆沉,中原大地又要遭铁骑践踏,还请仙长……”
老头缓缓转身:“也罢,你非有缘救世之人,只当我没有来过吧。”
眼前的景物飞速褪色,寇准来不及惊呼,就此昏死过去。
第9章 若不是武曲星晚来了十年……
寇准再次醒来,已是月上中天之时。
他缓缓睁开眼睛,为他切脉的御医收回了手:“好了,相爷醒了,这下没有大碍了。”
寇准声音沙哑:“我这是……”
御医陪笑着说:“相爷为国事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这才偶感风寒,待老夫为相爷开几副药,相爷喝了,就可以痊愈了。”
寇准点头:“好,有劳御医了。”
待御医走后,他抬手招来自己的随从:“咱们府里,有没有哪处栽种了柳树?”
随从回忆了一会儿,摇摇头:“咱们府里,因为没有池水,栽了柳树不好看,所以一棵也没栽。梨树桃树都有一些,唯独柳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