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衙门里属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在吃食上只能做到吃饱而不太能吃好,但已经是孩子们在石岩镇时都没过过的好日子了。
十四个小豆丁不算多,加上厨娘坐了三桌还有空位,夫夫二人便单独坐一张方桌。
“试试刚摘的辣椒。”宋清率先夹了一筷子青椒肉丝在沈之洲碗里。虽然沈之洲从没吃过,今天这个辣椒这般嫩,他应当吃得了吧?宋清也不是很确定。
沈之洲早在这个辣椒开花的时候,就听宋清念叨了,听着听着自己期许也大起来。跃跃欲试地把辣椒夹进嘴里,嚼了两下便觉得嘴里火辣辣的,刺激得眼眶一下蓄了泪水。
见沈之洲反应这般大,宋清有些诧异,先起身给人倒了一杯凉茶,然后坐下来吃了一筷子辣椒,明明一点辣味也没有啊?
再转头看另几桌小孩,虽然有一两个辣得斯哈斯哈的,也没沈之洲这么大的反应,一个个吃得开心得很。看来是沈之洲吃不了辣。
“呼呼!”沈之洲的唇瓣本来颜色就深,这下辣得鲜红欲滴,咕噜咕噜灌了几口凉茶,还张着嘴直吸气。
见人没得到缓解,宋清干脆从剩下的半个西瓜上挖了一勺瓜瓤,喂给沈之洲含着。
等沈之洲嘴里不辣了,宋清又给人夹了一根肉丝,“再试试这个。”今天总不能肉也不能吃了吧?
好在不吃青椒沈之洲就没这么大反应,宋清只得把辣椒全夹到自己碗里,不无惋惜地道:“唉,山猪吃不了细糠!”
“肉丝好吃,香!”吃不吃那什么辣椒沈之洲倒是无所谓,只觉得这么炒出来的肉丝倒是比以前炒的好吃,也不能这么说,各有各的味道。
宋清挑完辣椒,摇摇头又夹了一筷子烧椒。这算是他给两人开的小灶吧,别的桌都没有,可惜了沈之洲没有这个福分。
烧椒里放好调料,拍了葱姜蒜进去,再拌上大舅娘做的豆豉,下饭得很,宋清能这么就着烧椒吃三碗白米饭!
吃完饭,宋清不得不离开温柔乡,奔赴纺织作坊。
实在学不会织布,宋清也不耽误人家,只在一边观察,看织布机的运作原理。眼睛学会可比手脚学会快多了。
没成想一下午过去,新式纺织机也琢磨得有了些眉目,一时间只觉得早上的自己十足十是个大冤种。
之后几日宋清就在家里或衙门画纺织机设计图,遇到问题时便去作坊学习学习,一来二去的还真让他学到不少。
等到新式纺织机问世的时候,两人的新家也落成了。
一大早,宋清和沈之洲就去县城买菜去了。
搬新房是件大事,得办进火酒也就是乔迁宴。昨日夫夫两人分头去请了村里、县里相熟的,今晚就要请吃饭。
其实在铺子里订了宰杀好的鸡鸭鱼肉,再去酒坊买几坛酒,就够办宴席了,其他米面粮油家里都有。因为买得多,铺子的老板问了地址,专门让人送到白溪村去。
村里办酒席都有专门掌勺和打下手的妇人,宋清已经提前上门请过,要做几个菜、都有些什么菜色也交代清楚了,只等禽肉送到家就能立刻开动。
再零零碎碎买了些花生瓜子和香辛料,两人一道去请杨夫子夫妻二人。早几天已经请过了,今日再去一趟以示尊重。
去过杨夫子家,下一目的地就是衙门。孙淑一是宋清的上司,于情于理礼节也要到位。主要还是因为沈之洲想带几个小孩子去家里玩玩。
这几日汪师傅铺子里的自行车三轮车卖得火热,但不是谁都买得起的,也不是谁家都愿意花这么多钱给孩子买。
有些心思活的汉子,一咬牙一跺脚买了车,专在县里几个城区之间拉拉别家孩子或者着急赶路的。
拉一个人挣个两三文钱,有时候生意好了一天下来也有五六十文钱。虽然和去人家做工的工钱差不多,却是轻松多了,也不用看管事脸色。
后来有几个重要的镇上通了水泥路,在县镇之间拉人的汉子就渐渐多了起来。铺好水泥路的路段拉人,一里路一文钱;要是走原来的黄泥路,或者上山下坡的路段多,那便两文钱。
还别说,有些赶远路来县里卖东西的小贩,卖了一天东西兜里有几个钱了,也愿意花几个铜板坐车回去。或者就是要卖的东西太多,前一天来县里找了车夫,第二天天不亮车夫就骑着车去给人拉货。
有时候要是运气好遇到县里的老爷家出货,有些路段没修好,正是最难走的时候,马车装满了不好过去,容易翻倒,便都找更小更灵活的三轮车。
只两个人显然带不走这么多孩子,故而来的时候宋清就在城门口叫了三辆车,让人先来衙门等待片刻。这会儿最高不到大人腰的小孩们已经围在衙门门口了,个个脸上冒着兴奋的红光,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等沈之洲一个一个安排上了车,去请孙淑一的宋清也回来了。三个车夫骑三轮载着十几个小萝卜头,宋清骑自行车载着自家夫郎和刚买的零嘴,浩浩荡荡往村里去了。
三位车夫一直将人送到新家门口,临走前宋清一人给抓了点花生瓜子,好让人沾沾喜气。
领着一干小孩进了院子,由沈之洲带着这儿看看那儿玩玩。宋清把刚买的和自己做的零嘴都拿盘子装满了端出来,放在院里后就进厨房帮忙去了。
临近中午,来吃酒的人也陆陆续续到了。宋清夫夫二人便丢下手头的事,到院门口接人去了。
大舅家、张郑两家不必多说肯定要到场的,还有宋清在县衙相熟的衙役、沈之洲关系好的几位同窗、常在菌地干活批发菌菇的村里人......没多久就来了好几十号人。
大人到了小孩儿自然也少不了。小栓子征服了在场所有小孩,领着人院里院外到处乱窜,要么去大人桌上抓点零嘴,要么跑去厨房外面闻闻香味儿,哪哪儿都有他们的身影。
大舅搬了桌子坐在堂屋门口,这家送了几个鸡蛋、那家送了几个鸭蛋,不拘贵价的便宜的,一一记在礼簿上,以后宋清两口子去别家吃酒,翻开礼簿看看就知道该送什么了。
桌子另一边坐着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收了礼就把宋清准备好的回礼递过去。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
这时候讲究礼尚往来,人家送礼时只需要简单回礼表示心意,到别人家办酒就再送等价的东西银钱回去。这里说的等价可不是价钱,而是心意要等价。
“我没来晚吧,宋老弟?还有酒没?”汪师傅抱着几个月大的儿子,还是那个震天响的大嗓门,还没下车看见宋清就咧着大嘴笑开了。
“正等着呢,快带嫂子去里面坐!”宋清提高声量回道。
大虎停稳车,等师父师娘下来了,和小虎合力抬出车厢里的东西:婴儿学步车。
汪夫人走在一边,微笑着对夫夫二人道:“我说送个别的,这大老粗偏生要送这个,讲也讲不听!”
沈之洲看那小车做得灵巧,倒是喜欢,“这个也好着!”
谁料门口众人都大笑起来。明白过来众人笑什么,沈之洲脸腾地红了,不好意思地往宋清身边靠了靠。
抬手揽着沈之洲肩膀,宋清笑着解围道:“嫂子先跟汪大哥进去吃点茶水,再麻烦大虎小虎把东西搬进去了。”
大舅娘和表嫂在里面帮着招呼人,王兴义带着王兴礼,两人把礼品送的送厨房,送的送里屋,忙得不可开交。
汪师傅一家刚进去,杨夫子夫妻俩和孙淑一一道来了,后面还跟着沈之洲的同窗,看来是路上遇到了。
一行人差不多是最后到达的,想着后面应该没人了,夫夫二人就一起将人迎进去。
担心杨夫子二人喜好清净,就把一行人引到书房去了。没成想杨夫子呆了片刻,便带着老妻去院子里,和村里几个上了年纪的大爷唠开了,只留几个年轻人在书房里。
宋清低头和沈之洲咬咬耳朵,再抬头就看见沈之洲同窗们一脸激动,正毕恭毕敬地向孙淑一请教。
这倒也正常,孙淑一是一县父母官,上任几个月明显是个干实事的,满腔热血的读书人不激动才是怪事了。
他没想到的是,除了乔雪儿等人,高嘉豪竟然也来了。
乔雪儿他知道,每天和沈之洲手挽手同进同出那个嘛。倒是高嘉豪,他记得沈之洲跟他不大对付来着。
上一篇:七零年代文工团
下一篇:夫郎养我众将士[种田]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