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男神穿六零(94)
许恒洲打水洗了把脸,出门见向辰正在用他砌的灶边烧火,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夸奖道:“今天表现不错。”
今天的事却是他计划好的,这些杂事太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而且作为外来客,对这个村子里的人实在了解太少,找人帮忙可以省下很大的功夫。
当然他也可以去找村长或者陈福,两人对他的印象都很好,肯定不会吝于帮这个忙。
但是许恒洲觉得,他一个外来的,如果一直只跟村里的干部打交道,只会更加拉开和村民的距离。也不是说他要和村人多亲近,但最起码应该有交好的几家,以后有个什么事,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于婶子是他选定的人之一,在知青点的时候,他听知青们说过一些村民的信息,还让向辰偷偷跟蒋淼打听过,最后选定几家风评比较好的慢慢接触。
于婶子虽然不姓陈,但是娘家里叔伯兄弟很多,一家子也是大河村的大户,她嫁的男人姓陈,跟村长家还是一脉的,两人的爷爷是兄弟,两家关系也还好。
于婶子自己是个古道热肠的性子,虽然有点八卦,但是许恒洲也看中了她消息灵通。她男人家里兄弟五个,他家在大河村算是能说得上话的。
今天跟于婶子搭上线,算是解决了很多问题。
一是家里缺的东西有着落了,于婶子找来匠人,他只需要给报酬换东西就行了,不用自己费力气打听,也不怕人坑他。
二是借着于婶子的口,把自家物资还算充足的事传出去,以后他再置办什么,也有个由头。他家底都搬来了,置办点东西怎么了。
至于把向辰成绩宣扬出去,算是临时起意,不管在什么地方,学习好的孩子总是讨大人欢心的。
许恒洲觉得,做农活确实很辛苦,他才做了些简单的,就已经觉得累了,听说农忙的时候,能把壮汉累趴下。他做就做了,但是向辰怎么办?长大了总要下地的,不然什么都不做让他养着,村里人的偏见就能压得他喘不过气。
那在村里干什么比较轻松?教书。就算村长都要下地干活,但是老师不用,也不是不用,农忙的时候还是要干的,但总比一年四季种田轻松。
虽然村里现在没有小学,但是并不是村长不想建,而是以前的老校长没了,没有老师,加上那几年饥荒,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读书,村小就这样荒废了。
现在村里也有小孩读书,不过要走近一个小时去公社小学,如果村里有小学,相信大部分家长还是愿意让孩子就近就读的。
向辰还小,还有几年时间给他慢慢筹划,他总能想办法说服村长重建村小。那时候,他今天的铺垫就能用上了,年纪小怎么了?天才教出的学生,能差嘛。
许恒洲的心思向辰猜不到,他只是尽量配合他哥,反正他哥永远是对的。
“看我生好火了。”向辰得意地扬了扬头,撒娇道:“哥你下次不能跟人说我什么都不会了,多丢人啊!”
他掰着手指头慢慢算:“我会洗衣服做饭,以后也能捡柴,等咱们有了菜地,我也会学着种菜,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去下地干活,以后哥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许恒洲被他说得心头发软,他家小孩从不会让他失望:“好,我家星星最能干,以后不说你了。”
“也不是不能说。”向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我们悄悄说,我做错事了罚我也没关系。”
许恒洲摸摸他的头,没有说话,他家小孩这么乖,怎么会做错事,就算做错事,他也不会罚他,怎么舍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不知道说什么,安利一波我的预收吧,最近沉迷末世非常想写啊,一本古代一本现代,看那本顺眼帮忙收藏一下吧,爱你们哟~
谢谢Alptraum、勤劳的小职员、yueye、漂流瓶0615、鹿兴一生、清风、格家大冒冒、KinlinKing和看不见昵称的小天使的营养液,么么啾~
☆、第九十章 要上山
下午去干活, 于婶子特意拿了两个竹筐送给许恒洲。
许恒洲跟她道谢,她摆手道:“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自家编的,你拿出用。”
大河村临水靠山, 自然资源丰富, 山上有一片竹林, 虽然是集体的东西,不允许私人砍树打猎, 但乡下管得其实没那么严。
平时捡些柴火, 砍两根竹子编框编篮子, 孩子们捡野菜蘑菇,摘些野果子,这些都是允许的。
于婶子的男人陈大树能用竹子编各种东西, 他家里不缺这个,于婶子早上受了许恒洲一杯糖水,回家之后一家子分着喝了,总觉得还是占人家便宜了, 于是下午就给他拿了两个竹筐来。
“明天上午, 我家小子去山里头捡柴,要不让你家小孩一起去?”于婶子苦口婆心:“这冬天啊, 多攒点柴火准没错,煮饭烧水,一眨眼柴火就用完了。万一下雪,柴火捡回去都是湿的, 烧个饭跟烧房子一样,满屋子都是烟。”
许恒洲受教地点点头:“您说得对,那就麻烦您了,明天让我弟弟跟着一起去。”
于婶子保证:“放心,肯定让我家小子照顾好你弟弟。”
下午干完活,许恒洲把两个竹筐搬回家,想着下午于婶子的话,多存点柴确实有备无患。
可是他们家,着实不算太大,干柴大量堆放在厨房里也不安全,他想了一下,计划得先变一变,前院盖个小屋,或者搭个棚子也行,可以用来堆柴火放杂物,他看别人家院子里就是这样的。
另外,厕所也得盖一个,自家弄个干净点儿的,用着方便,否则大冬天的,去解决生理问题,再冻出个好歹就搞笑了。
打定主意,许恒洲准备抽时间去找村长说说,这种要动土的事,跟村里的主事人说一句是应有的本分。
没等他去找村长,村长先找过来了,当时许恒洲和向辰刚吃完晚饭,正靠在一起吃水果,听见外面的喊声,许恒洲连忙把手上的果盘收起来,又检查了一下有没有不该放在外面的东西,这才把门打开。
“辰辰,快去倒水来。”许恒洲把陈有山迎进来,打发向辰去倒水,他们家那个瓦罐一直用小火温着热水,随用随取。
“吃饭了吗?”陈有山先跟许恒洲寒暄了两句,问他在这里住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缺的。
许恒洲先感谢了陈有山一番,犹豫半晌,在他的催促下,把于婶子跟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道:“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您也知道,我们没什么经验,全靠村里长辈提携,您为我们兄弟做的事,我们也放在心里,这不,又有事麻烦您,我都不好意思开口。”
“有啥不好开口的。”陈有山知道许恒洲跟那个姓贾的知青不一样,性子安分,不随便找事。找他帮忙,肯定是有实事需要帮助。
“那我就直说了。”许恒洲腼腆地笑了笑:“我想在前院搭个小屋子,棚子也行,存点柴火我们兄弟好过冬。”
他没提厕所的事,准备等人找来,柴房建好了再说这个,只要他报酬给够,不怕村里人不帮他建。
“这是小事。”陈有山不在意道:“我给你找人盖个棚子,快得很。”
冬天是村子里农活最少的季节,找几个人过来帮忙盖个棚子,对陈有山这个村长来说没什么困难,实在不行,他几个儿子,还有他侄子,哪个做不了这些活。
而且,陈有山觉得,这个许知青是个有见地的,跟他打交道以来,见到听到的,他从不占人便宜,也不让帮了他的人吃亏,这也是陈有山一口应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时候向辰倒了杯热水进来,递到陈有山手边:“村长伯伯,您喝水。”
“真懂事。”陈有山接过杯子,夸了向辰一句,拿着杯子也没喝,反而来回打量:“这就是大树他老婆说的,那个保温杯?”
早上于婶子见了个洋玩意,中午就跟人炫耀过,村里人大都晓得了,新来的那个,长得最好看的知青,把家底都搬来啦!
大城市来的,带得好东西可多了,人也大方有礼貌,这评价是于婶子说的,她把许恒洲兄弟一顿好夸。
还有向辰是个天才的事,她也没落下,村子里人都不敢相信,要不是许恒洲和向辰住得远,而且才来跟人不熟,早该有人上门看稀奇了。
“是,这是保温杯。”向辰给村长倒水用得就是这个,他们一共摆出来两个碗三个杯子,分别是他和他哥的,这个干脆拿出来待客用算了。这时候也不用计较用保温杯待客不够讲究,看村长这稀罕劲儿,就知道他可喜欢了。
“真好。”陈有山感叹了几句,小心翼翼的端着杯子喝了口水,里面是甜甜的糖水,许恒洲和向辰发现,白糖、糖水等等一切带甜味的,简直是刷好感的利器。
“给我喝啥糖水,你们小兄弟过日子,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陈有山语气一点儿都不严厉的训斥了两句,显得跟许恒洲两兄弟很亲近。
“您帮我们这么多忙,喝口糖水怎么了?”许恒洲故作生气:“您要是这么说,我们以后可不敢再找您帮忙了。”
陈有山脸上笑开,觉得面前这孩子真是心眼实,以后他得多照看着点儿,别让他们兄弟被人给欺负了。
“以后有啥事尽管来找我,你叔我没啥大本事,这村子里还是说得上几句话的。”陈有山喝着热乎乎甜蜜蜜的糖水,跟许恒洲说话更亲近了许多。
许恒洲打蛇顺杆上,立刻道:“叔,那以后我们兄弟就多麻烦您了。”
陈有山满意地点点头,心眼实,有眼力见,这年轻人不错。
“对了,我来跟你说个事。”陈有山喝完水,一拍大腿道:“你不是说要去陈老三他们几个家里走动走动嘛,我来找你就是说这个的,本来准备今晚带你去,你看看,这说话说忘了,天都晚了。”
“没事,我们明天去也行。”许恒洲安慰道:“您什么时候有空来找我都可以,就您的时间。”
“那就明天吧。”陈有山道:“明天晚上咱们早点去。”
“行。”许恒洲应下。
陈有山说完正事,起身要走,许恒洲又留了几句,见他坚持,便打着手电把他送出一段距离,然后才回来。
“哥,咱们干嘛不把这个杯子送给村长啊,他好像特别喜欢。”许恒洲一进屋,向辰便好奇问道。
他刚才看见,陈有山来来回回把杯子看了好多遍,水喝完了都没放下。一个保温杯能换来村长的好感,那太值得了。
“他不会要的,送了可能会起反效果。”许恒洲解释道:“这个杯子于婶子见过,村里人也晓得,如果出现在村长家,你想想村里人会怎么想?村长是个聪明人,我就算送了他也不会收,咱们送得礼‘太重’,他反而会起防备心。”
向辰受教地点点头:“哥,还是你聪明。”
许恒洲摸摸他的头,笑道:“星星也聪明,以后我慢慢教你,别着急。”
向辰不是个笨小孩,只是从小生活的环境,受到的教育让他对这些事务理解不够透彻。他愿意听愿意学,许恒洲就愿意教,没什么不能给他的。
“对了,我答应于婶子,让你明天跟她儿子一起进山捡柴。”许恒洲突然道。下午向辰没去地里,不知道这件事。
“可以呀。”向辰听他和村长的谈话,知道家里要存柴火过冬,能多做些事为他哥分担一些,向辰觉得挺开心的。
第二天早上,许恒洲还没去上工,于婶子便领着一群孩子来到他们家门口,其中就有她的女儿花妮儿。
许恒洲连忙请他们进来,于婶子摆摆手:“不了不了,我带他们来认个路,让孩子进山吧,咱们该去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