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见过如此高冷的作者
CP阳光同人作者攻x高冷大神作者受
有严重社交障碍的网文大神唐簇,鼓起勇气面基了那位一直给自己写同人的太太。
……太太居然是男的。
名字长的是攻!!!
第一章 作者没有话说
“……
“神君与魔尊的巅峰一战,天地为之变色。
“这一场旷日持久的神魔战争终于迎来了尾声,六界皆屏息侧目,等待着这最终的战役止歇,从蚀骨深渊中活着走出来的那一位,就是新的六界之主。
“三十三天过去了,蚀骨林上空积郁了千年的污浊煞气渐渐散开,和煦阳光在这一刻重新眷顾了这座浸染了太多鲜血与亡灵的森林,然而,却始终无人走出林中的蚀骨深渊。
“神仙、人鬼、妖魔,一批又一批不甘心的追随者,成群结队地探入深渊之中搜寻,全部无功而返。上穷碧落下黄泉,两位号称万年不遇的天才强者,就此一同消散在天地之间。”
“作者有话说: ”
唐簇最后确认了一遍内容,看了看空空如也的“作者有话说”那一栏,犹豫着打进去几个字,又立刻敲回车删掉了这句话,重复几次之后,他看了一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面无表情地点了发表按钮。
“作者有话说”仍然是空着的。
十秒钟后他刷新了页面,几个手快的留言内容果然是一水儿的“沙发”。
他又刷新了几次,直到刷出几条长一点的:
“今天居然不是掐点更的?还以为是我手机抽了没刷出来。”
“还没仔细看就来抢前排了!扫了一眼,神君和魔尊是不是双双陨落了?!这种历史转折时刻!大大仍然一言不发!我也是服气!”
“两边最强的都挂了,看来主角下章该上线了。”
坐在电脑前的男人习惯性地随手给这三个有内容的评论各点一个赞。
幸好笔尖文学网的点赞系统只显示数字,不能查看操作者,不然网文圈关于竹丛生的传说,除了高冷又要多一个点赞狂魔。
笔尖文学网一线作者竹丛生,一向以高冷闻名于网文界。
如果说同为一线大神的“和光同尘”是文笔棒,三观正,性格亲和的三好作者,那么竹丛生怎么也能有前面的“两好”。可惜人都是主观动物,一旦给别人的印象差了,再内秀也无济于事。如果和光同尘是因为作品好、形象佳被捧红的,那竹丛生就是因为作品好、形象……形象高冷,被掐红的。
第一波抢前排结束之后,评论增加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唐簇翻出了昨晚没来得及看的几篇长评,一一看完点赞。他又回到最新章下面的评论区开始默默删小广告的时候,电脑右下角的即时通讯图标闪了起来。
是他的责任编辑。唐簇打起十二分精神,点开那个不知名银发动漫男性头像。
煎饺:竹神在吗~?跟你商量个事
竹丛生:在的。
煎饺:你知道后天晚上笔尖十周年庆的线上直播活动吗?
竹丛生:知道。
煎饺:那啥,后天竹神你有空不?
竹丛生驻站笔尖文学网八年,前四年里先后换过三个编辑,这是第四个,也是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是个脾气很好,做事认真的女孩子。
按理说,四年前已经算得上笔尖金牌写手之一的竹丛生,怎么也不应当给配个年纪尚轻的新人编辑,然而当时竹丛生刚刚和笔尖洽谈完新合同,双方都不太愉快,编辑组谁都不愿意接手伺候这个棘手的大神作者,新人煎饺被认为是“唯一能忍受竹丛生脾气的人”。
虽然没人说过,但唐簇心里知道前面三个编辑是为什么走的,所以四年来,他对着现任责编说话总是格外的谨慎。
他想了想,觉得“之前跟你说过了,我不参加”听起来语气有点像指责,可能会惹对方生气,于是删掉了前半句。
竹丛生:我不参加。
煎饺:QAQ不要这么绝情啊竹神……
煎饺:十周年庆啊,男频女频两边首页榜上有名的大神都到齐了,就差个竹神你了,一点都不圆满!
煎饺:其实是总编让我再来做最后争取……
煎饺:竹神你哪怕是去直播间里挂个名都是好的呀,考虑一下嘛~
唐簇本来已经打好了“抱歉”两个字,看到最后一句愣了愣。
挂名就行吗……?既然是这样,何苦让人家小姑娘为难,毕竟是总编给的任务……
竹丛生:好。
煎饺:这次十周年庆真的空前盛大!笔尖的读者里少说一半是竹神你的粉丝你怎么忍心他们失望呜呜呜TAT
煎饺:咦?!!!你答应了???
竹丛生:我只挂名。
煎饺:可以可以!!!那我去回总编了!竹神么么哒!!
唐簇又翻了一遍短短的几句聊天记录,检查刚刚说话有没有疏漏,措辞有没有不妥当,然后盯着其中一行字微微出了神。
笔尖的读者里少说有一半是竹丛生的粉丝。
这话当然有夸大成分。当今的网文圈,笔尖文学网可以说是一统江山,就算是别的网站有不错的小说出现——不管是原创网还是盗文网——查一查首发地址,百分之九十都是笔尖。如此庞大的读者群体,如此庞大的作者群体,任何一个作者怎么也不可能坐拥其中一半读者的喜爱。
不过要是说笔尖的读者至少有一半看过竹丛生的小说,这就比较靠谱了。毕竟,竹丛生每发一部作品,从新书发布到完结,几乎天天都在各类自然榜单上挂着,不管是粉是黑是路人,总会戳进去看一看。
这样的作者着实为数不多,按照网文作者圈子里的“行话”,厉害的作者被冠以“神”的尊称,笔尖这个独占网文界大半流量的圈内龙头网站,自然是孕育神格最多的地方。小网站里也许会出现神,但一个网站充其量捧出一两个大神,剩下的只能叫做小神,网络小说圈子里小有名气,大众视线中查无此人。
而笔尖的榜单之上高悬的,每一尊都是网文圈金光闪闪的大神,这些ID背后,代表的是这个新兴的职业圈子里千万人敬仰的最高地位,以及动辄百万、千万的高额版权收入。
这些“神”的存在,吸引着无数普通人前赴后继地挤进这个几乎没有门槛的职业圈,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如同他们一样,证道成神,名利双收。
站在当今中文网络小说圈顶峰的,是笔名为竹丛生的作者。出道八年,蝉联三届“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哪怕和从不看网络小说的父辈人说起这个笔名,也能得到一句“好像听说过,是个作家吧”的回应,这样的独一无二的国民普及程度,这样的强悍无匹的吸金能力,圈内作者对他有一个独特的尊称:至高神。
众神之巅,唯一至高。
和竹丛生同一级别的存在,如果硬要掰扯的话,如今的笔尖文学网也许有一个作者的人气勉强可以和竹丛生相提并论,那就是四年前出道,去年写出了现象级大火作品《与燕书》的和光同尘。
不过极少有人将他们真正“相提并论”,不止因为相比竹丛生的多年厚积薄发而言,和光同尘是一位年轻的爆红作者,更多是因为和光同尘——是女频作者。
男频和女频是两个世界,榜单互不交叉,读者和作者群体也近乎泾渭分明,笔尖的网站和APP顶部都有一键切换男女频的按钮,分隔开了同一品牌下两个截然不同的站点。
既然男频和女频少有互动,自然也从来没人想过把作者扯到一起。所以当笔尖十周年线上直播活动的最终宣传海报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沸腾了。
海报的嘉宾名单第一栏赫然并列写着:竹丛生、和光同尘。
即使单从几个小时之后的热门转发榜来看,竹丛生仍然无疑是这个海报上最有话题性的名字。
守园老大爷片羽:……什么你再说一遍嘉宾有谁???(转发9912)
和光同尘V:后天晚上7点,笔尖官方直播间,不见不散~(转发7381)
竹笋园:活得够久真是什么都能见到!!!(转发7217)
片羽是知名的竹丛生作品同人写手,竹笋园是竹丛生的粉丝自发组建的后援团,热门转发的前三条,竹丛生相关的就占了两条,只有去年爆火,如今正当红的超人气言情作者和光同尘的转发量勉强挤进了前面,再往下才是其他被官博点名的嘉宾作者们的转发。
评论区则是彻底沦陷了,不管是哪一家的粉,有没有看过竹丛生的书,都无一例外地感慨:竹丛生?有生之年啊!
事实上,竹丛生刚出道的那一年,还是会偶尔回复读者留言的。不过对比别家作者每天在评论区与读者们讨论情节,卖萌互动,他的回复永远只有“是的。”“对。”之类的一两个字,还总规矩地带着句号。
笔尖文学网官方论坛,笔尖论坛的镇站神贴“你可曾见过如此高冷的作者”就是那时候发出的。帖子里截了竹丛生文下评论区的各种作者回复,尤其最后截的一篇热情洋溢的三千字长评,对作者和文章热烈的喜爱简直要越出屏幕,洋洋洒洒文采斐然,堪称长评楷模。
而那条三千字长评之下,作者只回复了两个字一个标点:谢谢。
如今这个帖子高高悬挂在竹丛生的个人板块的置顶里,粉丝自发把竹丛生早年与读者有过的互动全部收集在这里,供新来的人缅怀瞻仰那个一去不复回的、有互动技能的竹丛生,许多老粉常驻于此给新人科普,贴子里一片欢乐祥和。
然而当年的气氛可不是这样。那时候竹丛生还在连载他的第一部 作品《宇宙之茧》,人气不比现在。《宇宙之茧》爬上了各榜单后不久,这个帖子出现在吐槽版块,很快几张截图被当成段子传遍了各大社交媒体网站,除了“哈哈哈哈真的好高冷”的哈哈党,也吸引到喷子无数,与当时只有一小撮的竹丛生粉丝掐得不可开交,于是整个网文圈都知道笔尖文学网出了个高冷的新人作者,竹丛生一炮而红——这里的红不能算是褒义。
竹丛生对这件事的全部回应是首次添加了个人简介:看文就好。
直到现在这四个字还孤高地挂在他的简介里,散发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气。也是从那之后,竹丛生高冷得愈加丧心病狂,再没有回复过读者哪怕一个字。
后来他的人气随着作品的增加水涨船高,看不惯他的人比当年只多不少,只不过与日益庞大的粉丝群比起来,比例愈发之小,终于不足为道罢了。
据说非常高冷的唐簇慢慢翻看了两页官博下的评论,好几次习惯性地想点赞,又硬生生忍住了。
和笔尖不一样,微博点赞是能被看见的。
不能点赞,唐簇郁郁寡欢地决定下楼去给自己煮碗面吃。
第二章 我的英文不好
一楼客厅里,唐簇的两个房客正挤在沙发上头挨着头,一起捧着笔记本电脑看比赛。
“Chris!”两个人中金发碧眼的那个首先注意到唐簇,热情地招呼他,“Join us?”
唐簇摇头:“Thanks.”
房东虽然只比他们大几岁,却几乎不会参与任何时下流行的娱乐活动,那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习以为常地耸耸肩,又埋头继续看比赛了,倒是沙发上另一个人叫住了他。这是一个看着不到二十岁的华人男生,长着一双狭长的凤眼,说起话来带着懒洋洋的傲慢腔调。
“有你的信,放在餐桌上了。”
唐簇点头:“谢谢。”
金发碧眼好奇地问:“你们在说什么?”
他问的是和他坐在一起的男生,而非唐簇。因为他住进来的第一天,这个沉默寡言的房东就告知了他,自己英文不好,好在这房子里的另一个房客林琅,虽然也是华人,英语口语却很流畅,因此他们迅速地混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