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侯有疾(41)
皇帝在寝宫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转到头昏脑胀也想不出办法。
长公主见状一阵哭笑不得,道:“慢着慢着,又没有荆轲来追你。”
皇帝长长叹了口气,“这燕、燕咏月真真是……令人苦恼。”
一直到用晚食的时候,皇帝还在想这件事,不仅想这个,还在想长公主。
献太子他没有见过,不清楚其天资如何,旁人夸来夸去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也无从得知,但长公主的才华他却是亲眼目睹了的。他被过继后,先帝时常夸赞皇姐聪慧,颇有世祖之风,他生在贫寒之家,幼时不曾读书,启蒙又晚,需要学得东西又太多,学什么都觉得很吃力,总是完不成课业,先帝也没有责罚他,只是常常叹息,叹息为什么皇姐不是男儿身。
他被过继时,献太子刚过世不过半年而已,是先帝仅剩的皇子,又是中宫唯一所出,宫里还在悲痛之中,皇后只看着他就会落泪,是皇姐率先关爱他,亲昵地叫他名字,带着他在宫里生活,之后又有太皇太后的庇佑,他才得以在宫里平安长大。
日复一日的,他渐渐升起了让皇姐继位的想法,但祖宗规矩就是祖宗规矩,大宗正又死板得很,朝臣也不会同意,若是一意孤行,便是将皇姐放在架子上烤,他只得放弃。直到后来,偶然间有几次朝会,借着幔帐的遮蔽,他和皇姐站在龙椅之后观政,皇姐看着朝臣们怔怔出神,那眼神是泛着光彩的,带着憧憬,又有点像父皇的眼睛里的神采,被他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又有了另一个想法。
不如,他做那垂拱而治的圣天子罢。等他继位,由皇姐来总理朝政。无论哪一方面,他都不如皇姐出色,皇姐又是中宫嫡女,这皇位就该由皇姐来坐。
他开始假装听不懂夫子讲课,假装不喜朝政,假装不明白帝王之术,假装自己天真过甚,兴许是他藏拙的事被看出来了,父皇叫他去寝宫里,他和父皇谈了很久,才让父皇相信,他是真的愿意拱手让权,才有了那道辅政的遗诏,才有了长公主大权在握,皇帝在宫里吃喝玩乐的情景。他怎么会不愿意呢?若不是皇姐,他在这宫里都不知道被害死多少次了,因为那一碗加了料的汤,御膳房死了多少人,因为他差点失足落水,又死了多少内侍宫女。这都是皇姐为了他做的,他如何能以德报怨?
皇姐于他之重,更甚于父皇。
父皇临终前将皇姐托付给他,希望他给皇姐择一良人,可这世界上哪有什么良人!有哪个配得上皇姐?有哪个配得上大晋之长公主?这世间男儿千千万,却找不出一个配得上的。
可太后在催,朝臣也在催,若不是太皇太后才驾崩不久,催婚的折子怕是要摞到一尺多高了,但即便是这样也又不长眼睛的频频上奏,若不是他之前随便翻了翻折子,可能到现在都不知晓皇姐压力有如此之大。
想到先前长公主落泪的一幕,十之九八便是燕赵歌了,他再千万个不愿,也不能再阻拦。燕赵歌是如今顶顶好的了,再找不出一个比他更洁身自好又有才华、还有家世的,只希望他不要是个金玉其外败穗其中的。
燕咏月,你不要让朕失望。
不要让朕的皇姐失望。
“来人,拟旨。”
兴平三年五月,帝下诏:朕膺昊天眷命,制曰:朝廷待士之恩,莫重于褒锡;人子报亲之至,莫切于显扬。蓟侯世子燕赵歌,世受国恩,秉性忠亮,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允文允武,诚信素孚……朕甚嘉之,以为侍中,随朕左右,待侍宫中,兼领锦衣卫副千户……其往自今,当体朕意。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呀wwww
第36章 衙门
圣旨到的时候燕赵歌正在往《韩诗章句》上写批注, 一篇文章要读个三五遍, 断一断句读心里才能有一点想法。读书是个水磨功夫,按照她自己估算,读完这一本估计要到六月底了。她毕竟不是那些十年寒窗不问世事的读书人, 平日里还有旁的事要做,而且做学问也已经离她有些太远了, 足足十个年头,哪里还记得下什么东西。
这次旨意较比之前那几次要重要得多, 也很繁琐, 燕赵歌得打开侯府正门,沐浴更衣, 焚香之后对着圣旨恭恭敬敬地拜下去,口称“臣赵歌恭问陛下圣安”,传旨的内侍才会打开圣旨宣读。待宣读完毕,燕赵歌要再拜一次,双手接过来, 阅读一遍,最后请到祠堂里供着。
“有劳令公。”能来传旨的内侍身份非同寻常, 不能用简单的金叶子就打发了,燕赵歌挑了一块水准上上的玉佩塞了过去,刻着富贵如意的图案, 随身带着也不显得逾越。“敢问令公如何称呼?”
“咱家姓程。”程公公面色白净无须,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身体有些消瘦, 颚骨略微突出,眼睛又十分细长,笑起来的时候看着没那么和蔼。“蓟侯世子客气了。”
口称咱家,那便是宦官了,宫里姓程的宦官可不多,身份又比较高的,让她联想到一个人。
燕赵歌问道:“可是名讳无疾的那位程公?”
程无疾一愣,道:“正是。”
他心里十分奇怪,他只是个黄门令,俸禄不过六百石,负责皇帝寝宫的一些事宜,虽然经常能接触到皇帝,但是因为大权都在长公主手里,没有多少人会来讨好他,也就只有后宫一些不得宠的妃子会指望从他这里得到皇帝的一些喜好进而得宠。他位卑而权低,没有多少人会记得他的名字,能记住他姓什么都算是对方有心了,蓟侯世子如何得知的?
燕赵歌强稳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道:“程公快请,季夏,给程公上茶!”
程无疾更是一头雾水。
燕赵歌没法不激动,当初将太子交到她手里的那位宦官虽然没有吐露自己的名字,却说了另外一个名字,是这个人趁乱连夜将太子从皇后宫中抱出来的,为此甚至冲撞了皇后,是强行从太子乳母手中把孩子抢过来的,一路上转手了几十位内侍宫女宫卫,死了无数的人,燕赵歌抱过太子的时候,那襁褓已经被鲜血浸透了,上面全是不同人的血。
而这个人就叫程无疾。
如果太子不能成功在北地登基的话,重建朝廷击溃司裕详完全是奢望,因为不会有人愿意跟随一个没有头领的势力,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头领。
程无疾为了太子而死,有恩于晋室。
燕赵歌有八成的把握,这个人就是抢出太子的人,皇宫里虽然内侍众多,但也没多到会重名的地步,更何况对于宦官来说,黄门令这个官职已经不算低了。
只是,未央宫的黄门令,怎么会跑到椒房殿去?虽然从位置上来说椒房殿从属于未央宫,但作为一国之母,未央宫的人是没有资格插手椒房殿的事了,更无从谈起入殿中强太子。
“蓟侯世子不必客气了,咱家还急着回去复命。”
“一杯茶,不碍事的。”
“真的不必客气了。”程无疾拗不过她,只能坐下来喝一杯茶。
闲聊之间,燕赵歌得知他原本是在椒房殿服侍的,前不久被调到了未央宫寝宫。
这又是一处变数,再联系上先前的那些,燕赵歌可以断言,长公主十之九八也是重活一世,但是得不到她的亲口承认,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安心。
等程无疾走了,燕赵歌又拿出圣旨看了一遍。以侍中领锦衣卫副千户,皇帝怕是要对锦衣卫有大动作啊。
侍中这个官职是从前朝沿袭下来的,为常置官职外的加官之一。侍中是皇帝的侍从,可随意出入宫廷,位次于常侍。作为皇帝的随身近臣,侍中的任务繁杂,几乎什么都要管,偶尔也会参与朝政。
侍中没有品阶,但通常被视作仅次于九卿一级的官员。锦衣卫指挥使也是九卿一级,相当于与锦衣卫副指挥使平齐了。这也就是说整个锦衣卫里只有指挥使能压住她,但又因为侍中可以随意出入宫廷,与皇帝的关系密切,指挥使哪里敢压制她,供着她都来不及。
麻烦了啊。
燕赵歌叹了口气。
翌日一早,燕赵歌用了早饭就去了锦衣卫衙门点卯,为了方便,三府六部的衙门都在皇宫周围。兴许是来得太早了,她骑着马到的时候,衙门里还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个身形十分魁梧的汉子坐在衙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