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 上(208)
他这话问的就有些恶心人了。
堂堂平南王府的三房,还能少了花用不成?
何况庶子成亲,本就有三千两银子的花用,另外还有下聘的礼金等等,三太太是把这些钱都当做分家的家产,算给了赵仁河,里外里三太太能省下三五千两的银子。
还落下个慈爱的名头。
赵仁河觉得这女人真是要不得了,什么钱都敢抠出来花。
第206章 赵家镇
他这么说,不过是被嫡母的做派恶心到了,要说这样的分家方式,没有嫡母的手笔,他是不信的,嫡母既然想要恶心他一把,他同样要恶心回去。
就算没什么效果,也要说出来,免得一直憋在心里,憋屈坏了自己。
“这个你放心,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三老爷赵希伊轻松地道:“你跟你媳妇儿好好的过日子就行。”
“嗯。”赵仁河乖巧的点头:“我知道了,老爷。”
分家就这么雷厉风行的分完了,另外,两个兄长为了表示“兄友弟恭”,一人给了赵仁河五百两银子的银票。
三老爷很满意两个嫡子的表现。
赵仁河老实不客气的接了银票。
不要白不要!
赵仁河从书房里出来就去了寒露居,告诉了海夫人这个重大的事情。
“分家?”果然,海夫人眼珠子差点没瞪下来:“你才定亲,就要分家?”
李奶娘也傻眼了:“这、这、王爷知道这事儿吗?”
“不管他知道不知道,我们是被分出去的人。”赵仁河手里头一打的下人们的卖身契:“房契地契跟大家的卖身契,还有银票子,都分给我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这样也好,娘,我能带您出去了,日后您想去舅舅家,就去舅舅家,想回海家村,就回海家村,想去哪儿,儿子陪您去哪儿,哪怕想去看看天尽头,也可以组个庞大的旅行队伍。”
说的海夫人眼睛顿时就亮了:“对,分家了,我跟你一起走,我们娘俩儿单独过。”
看到海夫人没有不高兴的意思,赵仁河就放心了,这一世第一个牵挂就是这个生了他的女人:“那娘您赶紧看看,是打包什么东西?我明儿就去赵家镇看宅子和地。”
“哎!”海夫人反应过来,整个人就像是鲜活了一般。
不再是平淡如水的过日子,立刻就开始张罗了起来:“喜梅?喜梅?你跑哪儿去了?快回来,我有事情找你!李奶娘,快,看看你要带走什么不?破烂咱们就不要了,带去也是麻烦,出去了就给你们娘俩儿也搞个户籍,做个平民百姓,也娶个小家碧玉当儿媳妇……。”
不妨碍她们老姐俩儿的唠叨了,赵仁河去了前头的七号院那里用晚饭。
难得他回来吃饭,本以为院子里的人会张罗的很欢实,结果只有何大根这个奶兄弟给他送来了他们俩的饭菜。
江南红烧肉,酱炖海鱼块,一盘的牡丹燕菜,一盘的凉拌海蜇头。
这看起来并不像是他一个爷们儿该有的待遇,要是何大根这样的“下人”吃这样的菜色,还说得过去。
赵仁河不是嫌弃,而是不解:“你怎么亲自送饭来了。”
“我要不来,你今天可能就要饿肚子了。”何大根不跟他客气:“分家了吧?”
“是啊!”
“全都搬出去了吧?”
“是啊!”
“这里的人卖身契,没在你手里吧?”
“是啊!”
“所以啊,人家不伺候你了。”何大根给他一双筷子:“快吃吧,吃完了,我叫几个人来帮你收拾东西,另外,请夫人那边派几个丫鬟过来,这里不让人随便进了,免得顺走了你的东西,你都不好找回来的,我们快点打包,搬家!”
何大根比赵仁河都要着急。
“行,家里就交给你来看着打包东西了。”赵仁河同样不跟他客气:“我明个儿就去赵家镇看看地方。”
“嗯,让我娘她们也赶紧收拾东西,现在都十月了,我们起码要在自己家里头过年。”何大根扒拉饭:“我觉得这是太太故意放出来的风声,让那帮人认为你要走了,伺候你不值得了,就干脆都消极怠工。”
“那就怠工去吧,这是卖身契,你看看,谁该留,谁该走,你决定,我不管,我现在累得要死,你说,他们把那么好的一门亲事给我,是为了什么呢?”赵仁河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虽然我很想脱离这里,但是这样的脱离方式,还真是少见。”
“不用多想,我们只管好好的搬家,离开这里,到时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啦!”何大根一摆手:“到时候我也要找个读书人家的女孩子当媳妇儿。”
赵仁河趁他不注意,赶紧的夹一筷子江南红烧肉,这个江南红烧肉的味道啊,跟他平时吃的湘西红烧肉味道不一样,好好吃!
且主子们的餐桌上,很少出现这种“粗劣”的食物。
第二天,一大早,赵仁河就去了赵家镇。
赵家镇是赵氏族人的聚集地。
地方很大,且建筑大多数都非常不错,因为有钱啊!
没有破破烂烂的,尤其是赵仁河家的院子,是新搭建起来的,就在镇子把西头,独门独户,高墙大院。
而赵家镇呢,是赵氏祖先选择的风水宝地。
赵家镇的确是个风水宝地。
背靠一座高山,名为杨梅岭;西边则是一片矮山峰,山上长满了桃树,桃子熟了的时候,赵家镇的人都能吃到桃子。
而南边则是一条大河,名为永赵河,意思就是永远都养育着赵氏族人的河。
不过当地百姓就叫赵家河。
河上搭建了一座非常大的青石板桥,东边是成片的农耕地,水田居多,赵仁河分到的田地,在东边靠近大坝的位置,灌溉省事,每年扣点河里的河泥,还能肥田。
而旱田则在他们宅院这头,靠着桃林。
等于是出了宅院大门,过了大道,就是他们家的田地了。
守家在地,好地段。
“这里我倒是头一次来。”赵仁河坐在马车里,跟身边的赵瘸子道:“这地方倒的确是个风水宝地。”
“那是啊!”赵瘸子别看人瘸,可心眼儿不缺,知道这是王府里出来的少爷,哪怕是个庶出,也比他们这些远亲强多了,于是巴结的道:“据说第一代老祖宗,当年是孤儿出身,后来当了王爷,生了三个儿子,但是王位只有一个啊,便想着,找个祖传之地,王府虽然会代代相传,但是别的儿子也得生活啊?于是就看了半天,定了这里作为族居之地,只是没想到,三个儿子,两个战死了……;第二代王爷倒是太平了,生了九个儿子,一个继承了王位,剩下八个便是分为八房,如今住在这里的赵氏八房,是八房族人了;第三代的儿子……上次大海战的时候都死了,就剩下了老王爷一根独苗,继承了王位;第四代是分过来的那三位老太爷,是第九房;你这隔了好几代,又是嫡出那一房的,但是已经分家了,就算做第十房,你是房头,这一房的事情你说了算!”
赵瘸子就是来接他的人,赵仁河没来过赵家镇,这是渣爹给他安排的族人,带他熟悉赵家镇的,也不知道赵瘸子哪儿得了渣爹的眼,反正赵仁河觉得这个人油滑又世故,是个领路的好苗子。
“那可要跟其他房的房头碰个面,也认识一下。”赵仁河知道这些氏族里的事情多了去了。
不安排好,会让人说闲话的。
“那您可有个准备啊,那些房头的老爷子都七老八十了,你一个年轻后辈,进门估计没等说话,就得先磕一圈头。”赵瘸子憋笑:“都是太爷爷辈儿的人了。”
既然他这么说了,赵仁河也不能说不去:“去看看也好,好歹我也是个解元。”
“那是,那是!”赵瘸子笑着道:“祠堂在镇子中间,占地最大,祠堂旁边就是王府的祖屋,一直有人清扫,每过几年就有王府里的人来祭祀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