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梧跟我是全然不同的,我看得出他眼里的兴奋,我甚至知道他其实喜欢坐靠窗边的位置,但是他为了让我体验到所谓的“乐趣”,非得要我坐到窗边,然后在我百无聊赖看向窗外的时候,就总能感受到他笑盈盈的视线,我问他在看什么,他说:
“我在看风景呀。”
我知道他是在看我的,他向来喜欢用那样的目光瞧着我,所幸我不是一个会因为别人视线而坐立难安的人,所以就随他去了,哪知走到半途我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他仍偏着脑袋看过来。
在我横他一眼的时候,他猛然间凑近,跟我说:“我觉得你也是风景的一份子哦。”
“是吗?承蒙抬爱了。”不算热络的回答,却也足以引得他弯眼露出满足的笑容,老实说看他现在这个样子,我都有点回想不起刚重逢时他那副落魄而又干瘦的模样了。
有时候他会暗戳戳靠近我,头若又若无地放在我的肩膀上,在我视线扫过去的时候,他又状似心虚地抬起来,我料想他是不敢的,他对我有着原始般的畏惧和敬畏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并且懒得去改变。
后来大概是在行进到一半的时候,他突如其来地跟我说了一句:“谢谢。”
我在心中罗列出了几个我认为他觉得应该谢我的点,最终判定他的这声“谢谢”算不上太过于莫名其妙,但最终因为我不想承受那莫须有的“恩情”,还是说:“不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也帮了我。”
现在想起来,才发现那次公交车上的事情我记得很深,虽然那不是我第一次出远门。
我不是没有跟其他人一起到很远的地方去过,但那往往是一个团队,大家都很吵闹,路上都说着一些并不好笑的笑话,如果察觉对方想让我给他们面子,我或许会“给面子”地笑笑应和两声,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觉得不好笑的。
跟向梧在一起的感觉,跟和那些人很不一样。
说不上安静,但有又一种名为“美好”的感觉。
他小动作很多,后面他或许是因为无聊,想要将相机打开进行拍摄。
我不知道这大巴上有什么好拍的,但他却兴味盎然,问我:“可以拍你吗?”
我其实不畏怯镜头,但我不太喜欢在我作为导演的时候还有人强行叫我入境,他们总说我“上镜”,但我觉得我的才能在镜头后方才能更加淋漓尽致地体现,所幸向梧的那个“纪录片”并没有要我成为导演的意思,所以稍微上个镜倒也没什么。
公交车上很抖,如果想要拍摄,就必须得用稳定器。
我知道向梧不会使用稳定器,我看着他将那盒子打开,另一只手勉强拿住相机手足无措的模样,觉得还蛮好笑的。
他好像察觉到了我的视线,大概是因为我的袖手旁观,他恼羞成怒地瞪了我一眼,于是在他手忙脚乱组装相机和稳定器的时候,我偶尔会提醒一下他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我不想去帮他,倒也不是懒,就只是喜欢看他明明想让我帮忙却拿我毫无办法的模样,可惜的是他脑子还算比较好使,在我言简意赅的指导下他竟没费什么功夫就组装好了。
固定在稳定器上的相机镜头对着我,我将视线别到一边,不免叹了口气。
然后他就开始纪录片式的访问了,“你期待这次旅途吗?”
“还好吧,不是你建议我来?我感觉比起我,你更期待一些。”如果回答得太零碎,后期剪辑可能不太好表达,于是我多说了那么一点。
“你以前出门采过风吗?这次好像比起之前,更类似于出门旅游吧。”向梧无疑是个不太会问问题的新手,问着问着,他就开始自己表述了。
我觉得他或许是故意在问这个,有关出门采风的问题。
因为我跟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单独相处,也是因为外出采风。
那是我们大学的一份作业,期末需要交付一个微电影短片。
之前不是说过了?向梧最终没能跟我分到一个组,他跟我的室友倒成了小组成员。
其实我本是打算跟校外我认识的一些团队合作的,因为没有经验的组员可能会拖慢拍摄的进度,而大一刚开始,除了我这个老手之外同班的同学无疑都是从头开始摸索的小白,只要是拍片子,对于品质我就是有要求的,我不愿跟同班的新手组队而让我成为一个必须得从头开始教起的冤大头。
有时候我甚至感慨,要是能够让我在做作业的时候暂且失忆就好了,这样说不定还会有一些从头开始摸索的乐趣,而不至于一开始你就必须得成为作为“支柱”的那一个。
我原本已经联系好了我的朋友,他们也乐于帮忙,毕竟我的工钱开得向来不低,而他们也早已熟悉了我的工作模式。
可老师却找上了我,义正词严地跟我说,我这种“独行侠”的作风是不正确的。
“虞同学,我知道你是有经验的,同学们现在还没有步上正轨,你不愿意跟他们一组我能够理解。”那位老师凝视着我,表情严肃且认真,“但你要知道,拍电影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有很多时候你可能无法选择你的合作对象,而你也无法保证那些一直跟你合作的人能够随时随地响应你……”
套话说了很多,反正中心思想就是,她不许我跟外面的人成立小组,而非要我加入同班的团队中稍微“带带”他们,这是老师的原话。
我觉得老师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能听她的话,但那个时候再找寻小组成员可能已经晚了。
这让我稍微犯难了一小会儿,嗯,没错,一小会儿。
因为很快,我“无家可归”的消息便已然走漏,一个班内配置还不错的小组立马联系到了我,说还缺个导演,要不要加入他们。
没有别的选择,我自是同意了,虽然我知道这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阴谋”。
譬如那个组长,她非但是跟老师走动密切的班长,同时也是校内某个大领导的女儿,而她找的组员也尽是曾经有过经验或者家里有从业人员的人,而除此之外的其他组员,好像大多跟她一样“背后有人”吧。
虽然尚且还是学生,此类“抱团”的行为却已经是熟门熟路。
虽然这种事情在影视圈内其实见怪不怪,我顶多是有些不耐烦,但也不至于“看不惯”。
毕竟我自己也是受益人之一。
我的到来显然令组内的成员十二分的高兴,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像是从天上掉下的大宝贝似的,既然已经被赋予了导演的职责,进组第一天我便按照我往常的工作习惯约法三章了。
不想搞好什么人际关系,所以也没有刻意放缓态度,但这样的作风竟意外地获得了他们一致的“收到”。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连串的好友申请,这时我注意到原来组员里面还有一个学表演的女同学,听组长说,她是钦定的“女一号”。
我挑了挑眉,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时候我的室友,也就是钟言,向梧那时的“团队伙伴”,开始在我耳边大声嚷嚷,说什么我果然还是想跟女孩子们一起,后来又听说那个表演系的女生也是我们小组内成员的时候,他的哀嚎声更大了。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女生是童星出身,近些年跟圈内的一些前辈有过合作,出演了几部小成本电影里的配角,近期说是接了一个电视剧女主的活。
据我的室友透露,这个女生是我们学校足以被称为“校花”的存在,长得极为好看,无论是外界还是业内,都对她评价颇高,认为她今后大有可为。
我其实不太关注娱乐圈的事,可能只偶尔听我父亲提两句,对她的名字没什么印象,不过既然演过电影,也就说明表演方面可能是有一定经验的吧,那么对于拍摄来说,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当然,从一开始我就知道,钟言这时候凑到我身边嚷嚷,绝不单纯只是为了表达他的“羡慕”。
果不其然,没有寒暄太久,他便开始抱怨他组内的事情了,说什么组员没经验、设备不足、成本太高之类。
上一篇:玄学大佬回到豪门之后
下一篇:反派病美人开始养生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