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血肉铸就的碳基躯体,明明都由相似的元素构成,这个与他们基因相似度高达90%以上的物种,却能使生命自由地在能量与物质之间转变,轻易改变物种基因特征。
相比起来,人类低级得就像是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倘若他们能将那5%也彻底抹平……
“别痴心妄想了。”谢松原根本没有心情倾听吴祺瑞那些疯狂的畅想,不无讥讽地道,“这个怪物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灾难与痛苦……你却管它称呼为神。不觉得太可笑了吗?况且,你知道5%意味着什么吗?”
仅仅只是2%的基因序列不同,人和黑猩猩的外表和行为模式就出现了难以逾越的巨大差异。足足五百万年里,黑猩猩都没能演化出像人一样思辨的精神与灵魂。
我们的遗传信息编码在一连串顺序不同的AGCT里。就是这些字母之间的碱基序列组合,决定了氨基酸的生成,蛋白质的功能和形态,最后导致了不同的生命性状。*
生物基因的精妙,在于往往只是一段特定DNA序列、甚至只有一两个字母的缺失、增加或异常突变,就会导致天翻地覆的变化。它可以让你出现生理上的巨大缺陷,也可以使你优于常人。
有的基因段让你智商超群,有的基因让你千杯不醉,而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相似度往往可以高达99.5%及更多。那百分之零点几不到的不同,就构成了你和伟人之间的差距。
从这个角度说,你又怎么能够确定,是否只要对你的基因序列中的一小段字母进行删改和修饰,你就会变成……变成一个截然不同的物种?
这太具有诱惑力,也太吓人了。仿佛一念之间,你所认知的整个世界都像泥墙一样分崩瓦解,展现出它所不曾让你知道的,更高维、更危险的另一面。
你认为不可理喻的,只是因为你还根本就不了解。
谢松原不想但又不得不承认,吴祺瑞的观念确实具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他引导着你,让你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是这样吗?
谢松原冷不丁注意到,吴祺瑞看了眼五彩斑斓的洞壁上挂着的时钟。上面的时间缓慢流逝着,而在此之前,谢松原甚至没有仔细观察过它。
现在几点了?
他错愕地想着,岩浆库门口忽然涌进一批“全副武装”的怪物,白袖似是被那动静扰动,敏锐而略为不安地飞起了耳朵。
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谢明轩双手背后,面沉如水,悄悄向着身后的“空气”比划了个手势。
岩浆库顶正对着谢明轩和白袖的地方,一汪灰色的薄雾悄悄聚拢又散,向着洞口隐秘地奔去。
吴祺瑞像是根本没看到那些怪鱼贯而入的怪物,径自走到一排靠墙的试验台边。
那上边放着一台最新型的电子显微镜,显微镜下明显摆着实验人员还没来得及收起的涂片。吴祺瑞弯下腰,眼睛对准面前的目镜,旁若无人地观看起来。
第207章 【这章开始看】
一边看, 他一边调整着放大和缩小的倍数,对谢松原的话语表示出了不屑。
“我当然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是你。你知道盖亚为什么始终都在向外散发辐射吗?你只知道它能吸收和存储能量, 却不明白它通过什么原理释放它们。即便是投掷核弹,你也需要先用炸药把浓缩的放射性物质引爆,盖亚要怎么自发进行这个‘引爆’过程呢?
“我可以告诉你。”
吴祺瑞不无得意地说着, 好像他已经站在神灵的肩膀上睥睨世界:“你应该知道, 污染源内部的温度总是很高, 大概维持在三百多度。盖亚是个相对的恒温动物。就像人一样, 人类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6-37摄氏度,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我们的代谢循环功能。对于盖亚来说,能让它的身体保持正常功能运转的恒定温度就在三百到四百这个区间。”
——这个世界上有将海洋与湖泊的深水视为禁区、稍有不慎就会溺毙的生物,也有离开水中就活不了的生物。
有体温超过39度就会烧坏大脑的生物,也有在300多度的海底热液口依旧生机勃勃的生物。有但凡试图穿越时间壁垒, 就会被挤压变形的生物,也有能在时空中来去自如的生物。
一切存在都有缘由。只要活着就是真理。
最原始、最古老的生命为何得以在那么炙热滚烫的环境下生存, 而它的后代们又往往丢失了这种能力——是否这就是盖亚曾在星球上播种过生命的证据?
吴祺瑞的声音还在继续。
“我们都知道, 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速度越快。盖亚体内的粒子热运动可想而知非常剧烈,甚至不夸张地讲, 盖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应堆,或者说,一部粒子加速器更为确切。你们应该都不用我介绍粒子加速器的原理。这下, 你该知道污染源身上那些γ射线是哪儿来的了吧?”
谢松原默然。
物理学家试图通过运行粒子加速器模拟宇宙开始时的那个瞬间:推动两束反方向而行的粒子束,将其加速到十分接近光速,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获得巨大的能量,直到它们在某一点上相撞——砰!
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极高的温度、极大的能量都从一点上爆发,创造出新粒子。
通过这些碰撞,科学家得以一窥物质的最基本构成要素。这感觉就像将一只精美复杂的机械表撞击成无数个组成它的元件零碎,来反向研究怎么制造机械表的本质。
粒子对撞、衰变、正反物质相遇湮灭,都会产生大量的γ射线。
所谓衰变,就是一基本粒子自发丧失能量,转变成几个更轻的粒子的过程。
加速器每次碰撞,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新粒子从能量中创生出来,但其中绝大部分亚原子粒子因为太不稳定,都几乎在形成的瞬间就消失了。
比如介子。这种亚原子粒子存活时间极短,平均寿命只有2.6x10^-8秒。
它的内部包含一个夸克和反夸克,而夸克和反夸克又是一对对应的正物质和反物质,物理学指出,正反物质相遇会立刻湮灭,所以这种粒子的寿命极短,要么在诞生之初迅速衰变,要么湮灭,但最终的走向都伴随着γ光子的释出。
物理学家大多数时间只能够通过粒子加速器这样耗资百亿的机器来探测研究这些平时生活中根本找不到的粒子。
而湮灭也不代表粒子就这样凭空不见了,事实上,这个事件严格遵循了E=mc^2的公式,两个正反粒子相撞,将释放出一对朝相反方向飞去的光子,湮灭就是从物质变成能量的过程——光子是最纯正的能量形式。
把这个过程反过来看,两个光子相撞,其能量汇聚在一起,也必须同时产生出一对正反粒子对。
这就是为什么物理学家总是在粒子加速器里找到反物质粒子:机器内部的运作本质是在重复宇宙初期发生的事情,足够的能量转化为物质时,正粒子和反粒子往往同时出现。
反粒子就是正常粒子的反状态。它们的质量和正粒子相同,但是一切可以反转的性质都是相反的。比如电子带负电,那它的反粒子正电子就带正电荷。
原则来说,任何物质都有其对应的反物质: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夸克、反夸克……甚至包括中微子,这种经常在粒子加速器内部出现的轻子,本身就既是物质,又是自己的反物质,两个中微子相碰,也会转化成光子。
每一秒内,数以亿计的粒子都在盖亚的体内如昙花一现般诞生,又迅速消亡。
每个粒子无时不刻不在和另一个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剧烈的冲撞可能将它们转变成其他粒子,其他粒子又再度立即和另一粒子碰撞起来*——直到遇到自己的反物质,彻底歇菜。
储存能量的“脂肪”维持着体温的恒定,给那些游离的粒子提供能量,能量又转化成新粒子,而新粒子的活动最终才成功转化为向外射出的γ射线……
这是一个物质-能量-物质-能量的多级转变过程。如果考虑到盖亚本身储存的物质也是靠吸收辐射能转化来的,那这个演化链上还要再多出一个步骤。
上一篇:三救男主后发现救错人了
下一篇:男主的白月光重生后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