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着什么,天还没塌下来呢!你就急成这样。”刘瑞瞥了眼这个被他从永巷里救出来的小太监,忍不住叹了口气:“放心,还有太皇太后和父皇挡着,太后就是再不满,也不会对亲孙子下狠手。”
末了,刘瑞还敲了下小黄门的脑袋,无奈道:“李三,你这心理素质,以后还怎么承担重任?”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三那“八十六”的忠诚度在椒房殿里也是首屈一指。按照系统的解释,七十以上的忠诚度就属于死忠里的死忠,而到八十就是属于对方愿意为你去死的地步。
估计东汉的关二爷对刘备也是有着八十以上的忠诚度。
而在刘启的朝堂上……
不是刘瑞有意贬低,而是刘启的大臣里,即便是他大力扶持的晁错,也不会有八十以上的忠诚度。
这也是刘瑞对李三充满耐心的主要原因。
他身边的人可以不聪明,也可以出身卑微,但是不能不听话或者作死。
最重要的是,你作死可别牵连上他。
或许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要求对方单方面地保持忠诚无异于抹杀人格,但是说句难听的话,从古至今的官员选拔里,哪年没有obedient测试。
而且比起现代,古代的情况更危险吧!
九族连坐礼包了解一下。
“以后没事跟着母后的大长秋学习一下,别总是一惊一乍的,惹人发笑。”
李三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并不因刘瑞的斥责感到沮丧,反而依旧心有余悸道:“这不是担心您嘛!长寿殿的可是太后啊!虽然您有太皇太后的宠爱,也不该这么大胆呀!”
在底层宦官眼里,能去伺候皇子无疑是一步登天的事。尤其是像李三这样从永巷里的低层宦官一跃成为嫡皇子心腹的传奇。
虽然在大长秋,宦官令那儿,李三还算不上角儿,但是对于普通的小黄门而言,他已是榜样中的榜样,走哪儿都被笑着叫声李公。”
估计后世的“公公”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李三这是真的为刘瑞感到着急。
都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今上登基时,先帝的近臣轻则告老还乡,留份体面,重则一刀两断,尸骨无存。
士子出身的达官显贵都如此,何况是贴身伺候的小黄门。
是以在李三成为刘瑞的心腹后,没一刻是轻松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刘瑞顺利登基,并且像高祖那样长寿的话,他李三还有几十年的好日子咧!
就是以后给刘瑞殉葬了,他也是以宦官令的身份风风光光地活了几十年,不亏。
第16章
这个时候当着窦太后的面提到立储之事,无疑是火上浇油,刀尖起舞的行为。不过从刘瑞的立场来看,这却是不得不做的事。
毕竟这是立储,不是小打小闹。
刘瑞当然明白拿储君之位钓着刘武在削藩上拼死拼活是阿父刘启的意思,甚至在刘启的亲信圈子里,这都是公开的事情。然而对刘瑞来说,即便是阿父刘启的意思,即便是刘启的心腹晁错都默认了要让刘武挡在前头,他也得在窦太后隐晦施压时强烈反抗。
因为他是薄皇后的儿子,最有希望的皇位继承人之一。
一旦刘瑞退让了,那么在维护传统礼教的人眼里,这就是个扶不起的蠢蛋,比汉惠帝还弱的坑货。
尼玛在立储的大事上都支楞不起来,以后还怎么指望他在两宫政治的机制下抵抗来自东宫压力?
可别他们兜兜转转了几十年,迎回的还是惠帝二代。
而在刘启那儿,一旦发动老刘家的不讲理被动,那就是所有皇子的噩梦。
刘启才不管事情的本质是自己用皇位钓着亲弟弟卖命,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反正没有搞定窦太后,没能顶住压力保住皇位,这都是几个儿子不争气的结果。
他是阿父,又不是护身的神佛。
几个臭小子,尤其是有薄姬护驾的刘瑞要是连窦太后那个老太婆都搞不定,拿什么继承皇位?
就是侥幸上位了,那也是惠帝二世。
“哎!”想到这儿,刘瑞忍不住叹了口气,突然对关系不好的大哥刘荣产生一丝同情。
不怪这厮儿被废后保不住命。
对于冷酷到“亡一姬后复进一姬”的刘启而言,一个耳根子软到连栗姬那样的蠢女人都控制不了的太子,就算继位也不会比刘盈干得更好。
毕竟吕后狠归狠,治国的手段却是没话说的。
高祖时为了拉拢宗室和民间大户,刺激经济重新运转,所以放开了铸钱业,结果导致民间所铸的铜钱质量参差不齐,黑的甚至连一铢都没有,直接让战后崩溃的经济雪上加霜。
这也导致吕后上位后,直接推翻了刘邦的货币政策,不仅禁了民间的铸钱权,还重新规定的钱律并改三铢为八铢,进一步压低私钱利润的同时,恢复了铸私钱的连坐机制。
从后世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吕后的做法无疑是对的。即便是疯狂吹捧民主自由的美国,也没有头铁到敢把铸钱业下放给民间的魄力。
当然,你也可以反驳美联储是私人企业。
可问题是美联储再怎么私人,它也是由国会授权成立,并且受到一系列机构的监控。哪像西汉这样下放的过于彻底,其通货膨胀速度能让魔幻现实主义的土耳其都甘拜下风。
埃苏丹见了,都得向高祖那个大老粗请教经济学。
好在西汉的物价节节攀高,几乎回到以物换物的年代时,家里经商的吕后察觉不对,终于拉动了通货膨胀的刹车。
可惜在文帝拨乱反正后,为了安抚暴躁的宗室和民间大户,直接废了吕后指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重新开放了铸钱业,让原本起来的经济再次躺平。
吕后去世时,汉家的国库已经充盈到可以养军队甚至出台马政的地步。
而被吹为文景之治的繁荣下实际却是粮食在仓库里发霉发烂,铜钱等着锈成废铁的窘境。
你能相信一个国库充盈,粮仓充盈的国家在大灾大难后居然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吗?
可这就是文景之治的现实。
汉武帝废除民间的铸钱权,改三铢钱为五铢一方面是因为大汉为了开疆拓土,抵抗匈奴,已经把祖宗的棺材本给赔进去了,而另一方便是积攒了四十年的通货膨胀终于到了硬着路的时候。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氏搞三铢钱也是抄了秦始皇的策略,还没抄全。
秦国当时认可了民间的铸钱权,并且为其账面的价值背书,导致当时的货币超发出现了秦半两的价值层次不齐,含铜量低于其余六国的情况。
可明面上,市值12铢但含铜量只有3铢的秦半两就能兑换含铜量12铢的他国货币,这一含铜量之差便是秦国吸收六国财富的隐晦手段。
其实就是低配版的美元吸血。
只是这种吸血模式终究得有充当血库的冤大头。
战国末期还有六国用以吸血。
可到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时,老刘家的拿什么吸血?
找匈奴?
你指望匈奴人用金属货币?
别说是西汉,就是到了盛唐明初,为了避免贵金属流出中央地区,同时方便打压地方自治政府,纳税都是采用最原始的以物抵税。货币顶多算个衡量工具,压根不会出现交易过程里。
至于南边的百越,西边的乌孙等国,北边的鲜卑扶余……
拜托,你交流都成问题好吗?
更别提文化差异和血统排斥。
秦国之所以能吸六国的血,是因为汉文化的共通性加上他们祖上都是周天子的封臣,还有雅言作为官话,所以能有经济流通的基础。
别说是西汉,就是轮到后世的美国,搞吸血霸权也得有个政治框架加上一系列的经济框架和海量机构的信用为其背书。
没这前置条件,你搞什么经济吸血啊!而且人家秦国死精死精的,前脚用民间铸钱吸完六国财富,后脚就禁止私钱,上了重刑。
当然,超发货币和民间铸钱还不是最令刘瑞感到窒息,最令刘瑞感到窒息的是他们学习秦国,放开铸钱后,还搞了个纳粟受爵的骚操作。
上一篇:在星际靠卖酱香饼暴富
下一篇:[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